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希望田野好“丰”景(图)
(2023/9/23 19:11:09)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清水:希望田野好“丰”景

写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千里沃野披锦绣,“农”墨重彩绘新篇。九月的清水,秋高气爽,大地流金,轩辕故里壮美的画卷斑斓多彩。

  又是一年丰收时,走进清水大地,一处处产业生机勃发,一个个村庄干净整洁,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张张笑脸绽放田间……清水县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田野,孕育丰收的希冀。

  农业,走出铿锵的步伐。

  翻开农业农村工作的“清水答卷”,最让人心动、最让人踏实的无疑是一个个乡村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项项产业蓬勃发展,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

  农业兴则根底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今年以来,清水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打造万寿菊、金银花、蚕豆、食用菌等10个全产业链条,扎实有序做好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真正实现了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深耕良田沃土 端牢手中饭碗

  农业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清水县把粮食安全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不动摇。

  在王河镇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集中连片的小麦良种繁育预留地排列整齐,田间地头机声隆隆,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深耕土地,为秋播作准备。

  在去年1万亩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今年清水县高标准谋划建设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并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成立了清水县小麦产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加快清水县冬小麦良种产业化经营步伐,做大做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产业,增强良种供应能力,加快种子产业育、繁、推、服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一直以来,清水县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强化科技增粮措施,加大撂荒耕地复耕复垦力度,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有力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持续整治撂荒地、不断提升农业技术、高标准推进农田建设、全面推行大豆—玉米复种模式……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粮食稳产增收,稳住了粮食安全基本盘。

  近年来,清水年均种植粮食65万亩,产量达16万吨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清水县粮食生产继续交出了沉甸甸的“成绩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8.47万亩,总产量达到18.81万吨,实现十九连丰。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丰收,不只是颗粒归仓的独奏,也是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的交响。

  金秋九月,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民群众用辛勤的汗水、奋斗的双手弹奏出幸福的乐章。湛蓝的天空下,红彤彤的苹果绽开农人的笑脸,黄灿灿的万寿菊织出乡村锦绣生活,绿油油的核桃结出致富好“钱”景,乌漆漆的黑木耳开出山村幸福花,蚕豆、金银花、核桃、蔬菜等特色产业势头强劲,描绘出产业兴旺的斑斓画卷。

  走进红堡镇崔刘村的木耳种植基地里,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排列,生机勃勃。菌棒上,形状各异、健硕肥大的黑木耳长势喜人。农户们提着水桶、箩筐,穿梭在菌棒之间,采摘、运输、晾晒,分工协作,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今年承包了15座大棚,种植30万棒木耳食用菌,现有干木耳18000斤,湿木耳5000斤,预计收获干木耳30000斤,纯收入预计30万元,明年准备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为清水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做一份贡献。”红堡镇大棚承包户许仕元说。

  时下,遍地开花的食用菌大棚已经成了富有清水特色的农业产业。清水县着力打造食用菌10亿级农业全产业链,累计种植面积近30万平方米,木耳菌棒进棚量达800多万棒。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木耳为主,香菇、平菇为辅,灵芝、羊肚菌、猴头菇为补充的“一主多元”发展格局。今年已实现产量341.94吨,产值达到2393.58万元。清水县食用菌产业园正式被市农业农村局批准创建。

  2023年,清水县全力构建农业及其加工业产业板块,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全力打造苹果、核桃、草畜一体、中药材+花卉、金银花、食用菌、小麦育种7个10亿级和蚕豆、花椒、万寿菊3个3亿级农业全产业链。

  持续壮大果品、畜牧、蔬菜、中药材、小杂粮五大富民产业,年均种植蔬菜10万亩、中药材3万亩、马铃薯14万亩,油料6万亩,综合管理各类干鲜果园48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128万头。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构建农产品公共品牌、地方性区域品牌和商标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清水粉壳蛋、清水半夏、清水伏椒、邽山土蜂蜜等先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全县累计创建农产品绿色品牌21个,“甘味”品牌4个,成为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建设和美乡村 绘就田园新景

  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墙绘赏心悦目,口袋公园造型精致,产业大棚整齐划一……金秋时节,走进清水县各乡镇的村头巷尾,抬头是“画”,入目是“景”,一幅幅和美乡村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清水乘势而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走进贾川乡梅江村,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旁清新美观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院墙上农耕图景栩栩如生,小花园内修竹拔节、月季盛放。古槐参天,清风徐来、树影横斜,村民们围坐其间乘凉话闲,一副和美乡村的图景映入眼帘。

  “咱们梅江村这几年建设确实非常好,道路都硬化了,下雨天脚上再不沾泥,家家户户都栽花种竹,还修建了休闲广场,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乡风也变得更文明了。”梅江村村民王连珍贵高兴地说。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仅来自于仓廪殷实、产业兴旺,更在于乡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近年来,清水县坚持把实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目标任务,紧盯“14+6+5”建设内容,启动了“113”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提出“产业定带、带上选村、村分等级、梯次推进”的思路,全力打造牛头河中上游、后川河、白驼河、清社公路、金南公路5条乡村建设示范片带,着力打造“形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美丽田园乡村,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清水县不断加强资金扶持力度,主要从群众最急需的巷道硬化、排污管网、户厕改造、水渠、护坡等基础设施入手,兼顾公共服务,注重突出乡村特点,保留乡土气息,移植乡土特色林果树种进行乡村绿化,利用村庄空闲地块精心建设小菜园,在庭院内外栽植蔷薇、月季、竹子等。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用水保障。健全“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乡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建成垃圾焚烧站17座,村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累计建设镇村污水处理站33个。累计建成卫生户厕4.4万座,常住户改厕率达89.48%以上。大力推行“门前三包”“日扫日清”“流动红旗评选”和“督查问效”等制度,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洁宜居。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创建省级示范村20个,精品村60个,达标村120个。今年20个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10个县级精品村、60个达标村完成创建后,将达到对全县260个村的全部覆盖。

  坚持党建引领 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今年以来,清水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组织推动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行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活力动能。

  金秋时节,位于金集镇曹沟村的苹果园迎来了丰收,漫山遍野的红苹果红彤彤挂满了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

  金集镇副镇长陈治伟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苹果采摘的季节,金集苹果深受外地客商青睐,果品销售形势乐观,现已通过经纪人、企业、新型经营组织进行预售,同时,我镇已建成3座千吨级冷库延长苹果保鲜期,延长销售周期实现错峰入市,让果农再无销售后顾之忧。”

  金集镇引导动员广大果农加入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联合、资源共享的新局面。组织技术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一对一”“会诊式”技术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力保障果农经济效益。同时实行镇村干部分块负责制,及时协调解决果农生产困难,督促户内扎实做好日常管理,形成了包抓到人、责任到人、管护到人、镇村联动、干群参与的良好产业发展管理机制,让群众发展果业的积极性只增不减,集中连片的规模化果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

  清水县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党建引领,逐级签订“一承诺两计划”,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3个农口部门包产业、140名专技人员包项目、168名乡镇班子成员包村的“四包”责任机制,切实做到有人抓、能抓好。推行党建联建机制,成立区域化联合党委28个,开展技术培训36场次,观摩交流活动42场次,形成了互学互鉴、抱团发展良好局面。推行“六个一批”增收模式,规范运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63家,确定中央三部委扶持村项目11个,大力发展食用菌、大棚蔬菜、万寿菊、蚕豆等特色产业,表彰奖励先进乡村及个人53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多点开花”。至6月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18.23万元,10万元以上村占比73.5%。

  这是希望的田野。

  这是丰收的清水。

  丰产丰收,在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里积淀。

  文明新风,在宜居宜业的乡村里吹拂。

  在广袤的清水大地上,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清水县正铆足干劲,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奋力奔跑在希望的田野,筑梦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天水工业博物馆 天水在线视频|麦积区开展“返家 天水在线视频|360°看麦积山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BA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BA 天水在线视频|朝圣卦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