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县贾川乡为乡村振兴赋能,“三力齐发”壮大提质村集体经济(图)
(2023/8/31 21:16:33)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今年来,清水县贾川乡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强基础、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精心谋划用力、精准施策发力、精细落实聚力,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充满活力的发展之路,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和“带富能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三抓”并举在精心谋划上用力。一是党建引领,抓责任落实。采取“党委统领、站所协作、村级落实”的联动方式与“村级党组织书记主要抓,驻村工作队帮扶抓,村两委成员协助抓、群众配合抓”的融合模式;督促各村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和增收计划,以“承诺书”“责任书”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工作责任,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的新局面。二是精准研判,抓产业规划。立足村域资源禀赋,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制定“一村一品”发展方案。简子梁、堡子梁延展果品产业示范片带,红安湾、王家湾、烂泥湾区域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建大建强良种小麦、优质油菜、饲草玉米、中药材、小杂粮、蔬菜六大种植片区;发挥资源优势,集中培育壮大花椒、金银花、万寿菊等主导产业;围绕梅江古村落,稠泥河观光廊道,大力发展写生、观光服务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既要有“一盘棋”思维,作出系统谋划,又要挖掘特色,依托资源禀赋找准发展路径,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三是聚焦重点,抓项目带动。以高标准实施产业项目,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狠抓项目攻坚。建成3座5400m2的樱桃大棚、23个8000m2的食用菌生产棚和2个750亩花椒优质简约化生产示范园等3个项目,成功招商引进甘肃红椒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花椒加工龙头企业1家,今年已加工花椒30余万斤,产值达到1000万元,争取今年培育为规上企业。

  “三化”推进在精准施策上发力。一是以“集约化”为主线,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紧紧围绕“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强化延链补链,按照全乡“一河两梁三湾六片区”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高质量推动“两园六基地”(贾川村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上湾村生猪养殖产业园,林河蔬菜、董湾食用菌、上湾万寿菊、梅江金银花、阳湾蚕豆、韩沟大樱桃种植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层次,加快推进群众增收致富。二是以“品牌化”为动力,激发集体经济活力。深入推进万寿菊、花椒、金银花、吊挂木耳、大棚樱桃等特色产业,贾川乡紧盯全县“六大特色产业板块”,以示范片区“一品牌、一特色、一亮点”为标准,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全乡栽植万寿菊950亩、金银花626亩、种植蚕豆4500亩、饲草玉米1477亩;高标准打造林河二十四道梁、董湾郑家坪2个200亩苹果园管理示范点,建成吊坪村550亩花椒优质简约化生产示范园1个、崖湾村500亩核桃标准化示范园1个。同时以科技农业为手段,以功能农业为产品,持续擦亮“麻久留香”“农富一号”“梅江峪”等贾川农特产品品牌建设,逐步实现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有机融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三是以“规范化”为抓手,提升集体经济质效。全面落实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三务公开”管理体系;坚持落实村集体经济月报制、季调度制度,督促指导各村做好财务录入、记账、核算等各项工作,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资产台账,每月月底前完成集体经济账务处理并及时录入“三资”平台。截至7月底,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2.86万元,村均22.54万元,9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三突”带动在精细落实上聚力。一是突出人才引育。秉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从致富能手中“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中“引”、在任优秀村干部中“留”;培育后备干部46名、农村致富带头人17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两委”管理队伍。坚持“以发展验成效,以实绩论英雄”,结合“三抓三促”行动,累计开展岗位练兵22次,集体学习及业务培训33次,交流研讨22次,理论测试6次,赴外观摩学习4场次,全方位提升乡村干部、驻村帮扶队员能力素养。二是突出“头雁培育”。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基层党建开展专题培训,利用党员冬训、主题党日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外出观摩学习,扎实推进“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让村书记上台讲思路、晒成绩、比成效,锻造了“勤学善谋、能干会讲”的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确保了“头雁培育”锻造一批。三是突出“政策扶持”。欲破坚冰,政策先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壮大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并完善“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群众”组织模式,构建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并进一步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和群众互惠双赢,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水融媒信息员 白雪艳)

(新闻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天水工业博物馆 天水在线视频|麦积区开展“返家 天水在线视频|360°看麦积山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BA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3年村BA 天水在线视频|朝圣卦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