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田园千重浪,农机隆隆收麦忙。眼下,清水县万亩良种小麦连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随着微风摇摆,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一幅夏收繁忙的丰景图徐徐展开。
7月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种子总站、天水市种子总站和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清水县良种繁育基地内旱作种植的2个兰天系列条锈丰产冬小麦品种进行现场实收测产。

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中的小麦测产验收办法,进行了丈量实收面积、称量籽粒鲜重、测定含水率、记录计算、并于收割前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等工作。对永清镇马沟村和永清镇温沟村种植的3.67亩兰天48号小麦、4.23亩兰天36号小麦进行现场实收测产。经测算,兰天48号小麦444.5.3kg/亩,兰天36号小麦487.3kg/亩,达到今年寒旱区小麦种植的高产水平。

“尽管今年遇到了干旱冻害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兰天系列小麦品种依旧达到了比较高的产量,也验证了兰天系列小麦品种在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方面有充分的优势。”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清水县小麦试验站站长鲁清林说。
兰天系列小麦的推广应用,为清水县提供了大量小麦良种。目前,兰天小麦在清水县种植面积超过60%,已成为农户增产增收的主要小麦品种。

“近五年时间,我一直种植兰天系列品种,每年产量都超过千斤,尤其去年的兰天47号亩产达到1300多斤。我们这属于半干旱山区,靠天吃饭,气候不好时影响小麦收成,但是兰天系列品种很适合这块土地,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可以保障收成。”清水县永清镇温沟村小麦种植户温三江说。

多年来,甘肃省农科院清水小麦试验站先后育成以兰天小麦为代表的冬小麦品种50余个,在甘肃、宁夏、陕西和青海等省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00多万亩,在甘肃省约占冬小麦总播种面积的40%左右。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正斌说,“在甘肃这种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地方,包括内蒙古、宁夏及黄土高原地区,就要走甘肃特色的小麦育种道路,要把生物多样性育种的旗帜扛起来,为全国树立标杆。”(图/文 清水融媒记者 张平安 王永强)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