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6月,清水县都要举办轩辕文化旅游节,人们以慎终追远,虔诚恭敬之心敬拜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现已举办十一届。时移世易,轩辕文化旅游节成为传承轩辕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已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展示清水形象、促进交流合作、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清水,是轩辕故里,历代史籍文献和碑文方志史不绝书,《水经注》记载,帝生于清水轩辕谷,直隶秦州新志记载,帝生于轩辕之丘,名曰轩辕,今清水县有轩辕谷。轩辕黄帝上承三皇之德,下启五千年华夏文明之端,他播百谷草木,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海纳百川,协合万邦的大同追求,勤政爱民,选贤任能的民本思想,刚柔相济,兼容并取的和合精神,威武刚毅,诚信笃行的敬业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基因。

秉承着轩辕黄帝敢于斗争,敢于创新的伟大精神,清水对轩辕文化的研究传承,开发利用,从未中断过,从由来已久的民间祭祀上升到每年一次的公祭大典,轩辕文化成为清水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从遗迹遗址的保护到铭刻着轩辕文化符号的市政基础设施,为灵秀清水注入了文化血脉。从祖辈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到甘肃省轩辕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构建起了轩辕黄帝生于清水建都新政葬于黄陵的学术研究体系和民族本源文化定位。清水为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铸魂筑梦的圣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坚定走好文化自信之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区域性支柱产业。甘肃省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同时出台推进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行动计划,2023年甘肃省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国家战略和省市决策部署,为清水发展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带来政策支撑和发展机遇,也为清水轩辕文化和《黄帝内经》研究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天水师范学院教授雍际春说:“清水作为轩辕故里,自然应该说传承轩辕文化,弘扬轩辕文化,开发和光大轩辕文化,是清水义不容辞的责任。黄帝也是中国中医药的创始人,清水应该在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康养产业,有很多优势条件,上下齐心,发展大健康产业,可以说大有可为。”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条件,丰富的康养资源,清水县提出打造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的发展定位,深挖《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中医养生理论,以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品牌建设为抓手,打造西北中医治未病中心,融合发展中医药产业、康养保健、文旅养生、健康食品、旅居养老、体育健身6个特色产业,推动形成医养、游、食、居、动、康养及大健康全产业链,实现与清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休闲,秋季田园采摘,冬季温泉疗养和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的康养模式,擦亮“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地域公共品牌。

一条主动式、特色化、绿色型文旅农康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清水人民接续奋斗中不断延展。以农为基,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以康为根,壮大道地中药材产业,开发大健康产品,推广中医养生,建设温泉康养城,打造生态功能疗养基地,大力发展以旅居为主的养老产业,聚力构建康养及大健康产业集群。以文为魂,把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产业基地、康养基地,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化地标,增强文化感召力和品牌影响力。以旅为媒,培育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医养生、生态疗养、温泉康养等生态旅游新业态,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区域,做精做亮、清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的旅游品牌,把清水建设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生态花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大县,独具魅力的康养福地,底蕴深厚的人文圣地,山清水秀的生态花园,富裕文明的幸福家园,正在渐行渐近。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