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清水县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不断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功能,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厚植文明新风,着力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和、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秋九月,丰望乡陈马村仍旧山青水秀、绿意盎然。平坦宽阔的通村水泥道路,绿意盎然的沿路草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宽敞干净的活动广场,整个村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韵味独特。
丰望乡陈马村党支部书记陈洁文说:“我们积极发挥村党支部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常态化卫生保洁方面,我们通过门前三包制度,给农户配发卫生清洁用具,对户内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户户有院子、家家有花园。走进今天的陈马村,村民不禁赞叹:“陈马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丰望乡陈马村村民辛旭儿说,“以前条件差,相对来说现在村子里的卫生环境比较整齐,大家都走上了水泥路,住上了砖瓦房,自来水也吃上了,还有休闲广场,感觉和住在城里没啥区别,日子很幸福。”

丰望乡着眼实现全域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常态化目标,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净化行动,着力打造出门见花、移步换景、处处闻香的靓丽景观,用农村人居“小环境”构筑美丽丰望“大生态”。同时,丰望乡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法治德治相结合、扶贫扶智相结合,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先进典型评选等鲜活载体,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重孝”“尚贤”的中华美德,广泛开展美丽庭院、文明户、好婆媳创建活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持续推动全村形成良好的家风、淳朴民风,厚植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全面构建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村庄发展环境。

去年以来,清水县探索提出“产业定带、带上选村、村分等级、梯次推进”的乡村建设工作思路,目前已建成省级示范村10个,县级精品村30个、达标村60个。立足“一站一品”、“一村一策”统筹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垃圾革命、厕所革命、风貌革命等紧密衔接,在做好农村绿化、环境保护的同时,以路域整治为抓手,累计栽植行道树1638公里,建设公路景观节点21处,完成河道河岸绿化285公里,打造河岸景观节点13处,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提升了乡村面貌。大力推行“路长制”“门前三包”等制度,推广“三筐一桶”户分类、“两点三场”村收集、“一镇一站”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全域无垃圾目标。组织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村庄空闲地和路域开展“植绿护绿”活动,建成绿化美化节点132处,彰显了“一村一景”乡村印记,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涵养文明乡风,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逐步变成现实。(图/文清水融媒记者 马成龙 赵甲伟)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