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绿水青山织锦绣 乡村振兴开新局(图)
(2021/5/27 22:26:37)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清水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下,行走在清水大地,处处可见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和风轻轻,流水潺潺,山林翠翠,乡村如画,一幅山情水韵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对山门镇群众来说,“脱贫不代表可以松口气,我们更要加把劲,把产业抓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今年以来,山门镇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狠抓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创建,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探索建立了“产业+”“旅游+”“党建+”等乡村振兴示范创新模式,巧用绿水青山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编织了一条镶嵌在清水大地上的百姓富、生态美的秀美锦带。

  绿水青山 织就富民好产业

  走进初夏时节的高桥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干净的青墙院落,宽阔平坦的水泥硬化路,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难以想象,8年前的高桥还是个要靠天吃饭的深度贫困村,村民住着土胚房,走着青泥路。

  高桥村是清水县6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167户人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89户,高桥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产业发展缓慢的窘境当中,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桥村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经过多方考察试验,将养殖业确定为全村的支柱产业。

  每天早晨,张喜林为行动不便的母亲准备好早饭之后,都会去村里忙活,“我现在参加村上的公益性岗位,平常干些清洁的工作,每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我们这里山青水秀,适合养殖中蜂,我依靠六大产业扶持政策,养了蜜蜂,现在一年收入3万多元,日子比以前是天壤之别。”张喜林开心地说。

  高桥村依托项目支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养殖业,建成养牛小区4处,养猪小区4处,全村养牛达到120头,养猪960头,养蜂40户400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入社群众92户。

  “今年生猪存栏量700多头,销往四川等地,一年收入50-60万元,现在房子、车子都有了,靠养猪我过上了好日子。”养殖大户马有平自豪地说。

  2013年,在外务工的马有平回乡成立聚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随着几年的发展,马有平的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生猪销路持续走高,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有平的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生猪养殖的行列。

  “在我的带动下,村里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合作社给他们提供母猪、经验和技术。现在村上的规模养殖户已经有20家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要靠产业,我们把养殖搞好了,稳定增收不是问题”马有平说。

  高桥村地处林缘地带,农户分散养殖肉牛,牛粪无法处理,影响肉牛产业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清水县供销联社、县农发公司在高桥村建设有机肥加工扶贫车间,形成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香菇种植,有机肥加工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富民,高桥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日子,尽管正值夏季,村里却很少有人闲着。记者见到马三存时他正在放牛,谈及他家的产业,他如数家珍,“我有30只羊,6头牛,这两年牛犊销路不错,后半年出栏一头能卖1万元左右,收入5万元过了。”

  如今的高桥村,有机肥加工车间、香菇种植基地、黄牛养殖小区等产业齐头并进,产业薄弱、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单一问题迎刃而解,“种养加”一体发展的产业链条初具规模,贫困户也当上产业工人,在产业振兴的路上,高桥村走出了一条稳健有力的新路径。

  从“贫困村”变“示范村”,秘诀在于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山门镇在史沟、大集、观音、旺兴等村发展林菌、林禽、林蜂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更多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麦积飞天” “麦积飞天”空降马跑泉公园婚庆 “麦积飞天”在麦积区商埠路步行 “麦积飞天”在麦积区马跑泉市政 “麦积飞天”空降麦积区商埠路步 “大地湾女神”首次回到大地湾(图 “麦积飞天”首次空降麦积区演出 “大地湾女神”2021年首演如期而 “麦积飞天”2021年首演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