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精彩十三五·小康新征程】清水县狠抓生态环境建设,致力创建文明宜居新清水
(2020/11/16 22:24:24)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image.png

  近五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县城南北两山10万亩生态绿化、东山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落实河长制各项任务,为全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喜人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县域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完成各类造林绿化工程18.8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2.3万亩,县域林地面积达142.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到现在的39.86%。

城郊南北两山绿色屏障景色宜人。建成城郊北山绿化带2万多亩;启动实施了邽山生态园、花舞北山、香怡南塬、余家山丁香文化园4处景点绿化美化提升工程。

image.png

  道路绿化通畅工程硕果累累。累计栽植行道树1538公里,建设公路景观节点21处,充分彰显了“一路多景”的立体绿化景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彰显魅力。累计完成绿化美化面积2万多亩。45公里庄天二级公路,全部高标准绿化美化;牛头河谷百里丁香花景观长廊,已栽植丁香、云杉等花卉及绿化苗木4万余株;石质地段回填土石约12万立方米;打造新节点景观7处。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依托“2大优势”,抢抓“5大机遇”,聚力“3个创建”,稳步推进“8大生态功能区”综合整治和一廊、两山、两线、六园等绿化美化工程建设。

  东山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2016年以来,在东山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中,累计投资5766.55万元 ,大力实施并完成土地整治和农田建设的项目,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3719.3公顷,综合治理工程采用生物措施共建成沟道、渠道等护坡37.6千米,结合道路、渠道修建栽植农田林3万余株,治理区林木覆盖率达到88.59%,预防水土流失面积2741.09公顷。

  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421处,平整沙沟河道25000米,治理黑臭水体89处4.96公里,清理陈年垃圾1600余吨,拆除危旧房院9624处,残垣断壁及围墙12000多米,整治柴草及建筑物料乱堆点13000余处,整治小巷道2400条3.6万米,疏通清理沟渠4000余米,建设村庄绿化休闲节点346处,完成村庄增绿13万平方米。先后有95个市县区来我县观摩学习,清水县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县、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河长制各项任务常态化推进。1.建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的“双河长”工作机制和覆盖全县河流、洪水沟道的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2.建立“巡河日志+手机APP+短信提醒函”巡河模式,实现了河长巡河“双同时”。3.制定印发了河道巡查、督察督办、考核奖惩等制度,将河长制落实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4.加大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收集处理利用、水源涵养林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修复。5.聘用185名贫困户参与河道管理,建立了动态化监管、常态化保洁机制。6.积极开展河道非法采砂、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

image.png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成效凸显。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二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三是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四是全县的声环境功能区总体评价较好。五是农村环境整治更上新台阶。六是土壤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

  2020年,清水县被评选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相继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制度》《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办法。

  从前是荒山野岭、穷山恶水,现是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每一年的风景,都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每一处的改变,都牵系着我们深深的家国情怀 。五年来的时光,每时每刻都充满着清水人民艰苦奋斗的身影。决战脱贫攻坚,让我们大家携手奋进,再接再厉,为共建美丽宜居新清水揭开新的篇章。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昨晚的天水“ “麦积飞天”打卡“黄金大道”第 “麦积飞天”打卡“黄金大道”第 天水的夜晚已经很冷了,但“麦积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变身汉服小姐姐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打卡“黄金大道 天水在线走进甘谷看小康之城建篇 超燃!天水=银川首航航班上唱响《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受聘担任“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