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清水县草川铺镇兴坪村,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熟悉的中药材味道,清香的味道让人不觉精神一振。原来,从2013年以来,村里就建设了一个专门加工中药材的合作社,组织村民开始种植中药材,然后由合作社组织收购加工。从那时起,村里就飘起了中药材的香味, 同时也响起群众劳动的号角声。

草川铺镇兴坪村,和以前清水许许多多的村庄一样,都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生产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只是当作一年的口粮,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拿出来变卖,换几个零花钱,补贴家用,大部分人的收入靠的是劳务收入,而那些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的农户,就只能在土地上想办法,日子一直过的紧巴巴的。2013年,对于兴坪村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在这一年,兴坪村杏林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杏林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之初,就吸纳社员363人,动员附近农户以土地入股和土地流转的形式,共整理土地600亩,开始了中药材种植。从此,兴坪村群众就走上了一条靠产业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土地位于兴坪村李家湾,土壤肥沃,小流域气候明显,有着种植中药材天然优势,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柴胡、板蓝根、甘草、黄芪、独活、牛子等。通过“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像我们生产加工的这种黄芪,经过一层层的筛选以后,品质是非常好的,可以直接拿来泡水喝。”合作社负责人李忠明介绍说。

“我现在在合作社上班,一个月下来也有1500元左右的工资,对于一个常年在家无法外出务工的人来说,这份工资对我们一家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合作社里的工人陈招伴说,今年40多岁的 ,全家共四口人。2018年,经村干部介绍,陈招伴加入到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家人有了稳定的收入。而像陈招伴一样,加入专业合作社,依靠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梦想的贫困户,在兴坪村有10户以上。

2019年,合作社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生产链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建立富民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又建成中药材加工车间1处260平米,购置中药材整理机、筛选机、切片机、烘干机各2台,封口包装机4台,操作台4个,建烤床2个。车间形成清洗、分拣、烘干、切片、包装一条龙生产线,止目前加工黄芪切片15吨,订单销售到天津、安徽、陇西等地,创收入45万元。

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优先选用本村及周边群众在中药材基地务工,每年需劳动力2000人次。合作社在不断自我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村里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先后在磨儿、刘庄、冯山、兴坪等村带动农户发展分散种植中药材500户,其中精准扶贫户173户,户均每亩发放中药材黄芪种苗100公斤、甘草90公斤、独活80公斤、板蓝根7公斤、牛子3公斤,并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统一提供物资、技术、资金互助、销售及信息服务等,带动17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精准扶贫工作。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