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县特教学校宣传片)
作为全县唯一一所9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清水县特教学校担负着对全县残疾少年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职责。多年来,学校不断更新特殊教育理念,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把“让微笑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作为学校师生的奋斗目标,把让爱与欢乐融入到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贯彻到每项日常活动之中,努力为残障孩子创造爱的家园。



更新办学理念,打造特教品牌
学校多方筹集资金,投资100多万元对校园硬件环境进行全方位标准化改造,美丽舒适的校园吸引了更多特殊家庭的孩子,全接纳、零拒绝的招生理念让入校孩子数量逐年递增,在校学生已由开班时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 86 人。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外,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尝试各类特色课程,根据特殊儿童需要,构建16个功能室,以适应形形色色孩子学习和康复。绿色现代化的学校是孩子们的花园,也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实现了环境提升用美育人。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病情,进行入校评估、阶段性评估、量体裁衣制定每个孩子的个别化教育方案、个训方案。聋生语训课、肢残康复课、自闭症心理疏导课等一系列针对性的课程对特殊中的特殊有效实现了早期干预和治疗,细化落实“一人一案”。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以小课题为突破口,大胆尝试省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制定校本教材,努力实现专业化育人。



以生活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劳动技能、综合活动、社会实践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多方拓宽教师渠道,整合校内外资源,针对我校学生大龄的特点,2018年,我校和社会实体对接,开发十个校外课程训练基地,聘请校外专业教师,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餐饮、美容、洗车、书法绘画、等八项专业,尝试转衔教育新模式,让有能力的孩子尽快适应社会,尝试有一技之长,同时,带动社会各界,激发每个人内心爱的种子,实现全社会共育的良好好局面。

坚守初心送教入户,强化用情育人
学校对因重度残疾无法来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实施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现有送教上门学生20名,实现定期入户,从原来的一月一次到现在一周一次送教。在送知识,送文化的同时还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并指导家长树立信心、正确教育、加强康复训练,不放弃,不虐待残疾儿童,间接地影响和服务于残疾儿童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送营养餐上门,让每一项惠民深入每个家庭。在点点滴滴的探索中,学生和家庭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在送交过程中,了解更多困难,协调解决了一系列家庭难题,联系爱心救助,给这样的家庭更多希望和光明。

拓展融合,创造和谐温馨育人环境
学校积极拓宽育人环境,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和其他学校携手,让残障儿童走进超市、图书馆、电影院,去参与社会活动,融入这个多彩的世界,同时,为提升在普校就读的特殊儿童受教育的质量,推动融合教育持续发展,2019年10月,举行了全县中小学随班就读资源建设暨融合教育推进会,邀请天津对口帮扶专家对全县各学校随班就读进行了培训,期间,学校组织参会教师就随班就读工作进行交流研讨,各学校都纷纷加强特殊儿童的关注程度,建档案、建活动室,专业指导,有力推动了全县随班就读工作全面展开。


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以送教上门为辅的特殊教育,在学校的努力下,带动和牵引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人士纷纷加入到关注特殊孩子的队伍:清水县疾控中心、盛清医院,给学生常年免费体检,县养护院、县敬老院和特教学校联动,资源优势互补,培养学校“自立、自强、自尊”的精神,为他们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爱和尊重,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