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王河镇:扎实推进六大产业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图)
(2019/4/12 11:47:13)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今春以来,清水县王河镇工作聚焦脱贫攻坚,紧紧扭住产业增收这一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关键之关键,按照“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效益”的发展思路,超前谋划,自我扬鞭,干字当头,依托“六大产业”农户自主发展资金,在全镇建设东片5村600亩中药材冬花、西片3村500亩马铃薯、中片3村1000亩饲用玉米加5000只放养鸡的三大产业带,“六大产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发展。

  产业谋划“细”。在产业确定之初,镇党委、镇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结合全镇实际,进行了专题讨论,并组成考察团,深入秦安县中山乡进行了实际考察,算清了每一笔经济账,为贫困户“六大产业”资金入股合作社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全镇先后建成600亩的冬花种植基地、1000亩的饲用玉米种植基地、500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5000只的放养鸡养殖基地。同时,经过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包括人工、农资折价),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产业建设“早”。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进行了整体规划,预留了耕地,年初解冻后,以村为单位,以马铃薯、冬花、饲用玉米三大片带为基础,动用大型旋耕机、覆膜机12台进行了精细耕作,保障了种植质量。同时,通过多方了解,与冬花、马铃薯、饲用玉米、鸡苗供应商签订了供货协议,保障了后期种养殖进度。

  机制创新“联”。采用“党社联建”模式,将11个行政村18个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521户贫困户粘在了产业链上,形成了建档立卡户齐参与、共发展的良好局面;采用镇村干部入股合作社的方式,每人入股1000元到5000元不等,与合作社结成利益联结体,保障了合作社前期运营资金,将镇村干部联在了产业链上;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干部,及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并提供种子、鸡苗采购信息,将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突出党建引领,成立产业党支部,发挥广大党员带头作用,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工作任务“精”。按照习总书记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一道,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通过座谈交流、深入了解,算清成本、支出、收益三本账,从思想深处调动了未脱贫户“六大产业”建设资金入股合作社的积极性;同时按照产业建设任务轻重,充分发挥镇村干部自身优势,借助村党支部书记专职化和在未就业的大学生中选聘村文书的难得机遇,调整村党支部书记4人,选聘村文书3人,强弱搭配调整驻村干部31人,为产业发展增强了帮扶力量。

  主体责任“实”。将全镇11个行政村,按照东西中,分成三大片,6名党政班子成员分别担任正副片长,划片包抓冬花、饲用玉米、马铃薯、放养鸡4大产业,确保了产业建设进度。同时,充分发挥各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作用,组织群众及时进行耕作、施肥、覆膜,确保了产业建设质量。

  全镇各项工作实现“三个结合”,即:实现产业发展与党的建设相结合。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采取“党社联建”模式,教育培养11名致富带富能人和乡土人才作为发展对象充实到党支部中,为产业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依托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插花安置三项扶持政策,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认真做好危旧房屋拆除和危房存量消除工作,实施庭院硬化101户,旱厕改造21户;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启动实施43个自然村“两点三场”建设,为群众配备“三筐一桶”2100个,沿主干道栽植花卉16.4公里。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大力挖掘“王河古镇”文化资源,在各村建设“一村一品”文化生态小节点,打造“耕读传家图”、“花牛移山”等人文小景点。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在镇域内基本形成了核桃、连翘两大长效产业,劳务和养殖两大增收产业。注重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建设以合作社为载体的“扶贫车间”、“扶贫基地”、“扶贫项目”,发展笨笨手工醋、阳屲小酒、李沟手工粉、魏湾手工艺品等“小作坊、小手工、小车间、小产品”等“四小”工程,鼓励农民群众就近务工、返乡创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夜幕下的天水“玉兰古巷”,人流 天水的诗人们闻香而动(图) 天水“玉兰古巷”堪比成都“宽窄 玉兰花开动天水,惊艳了一座城(图 这才是天水的颜色.....(图) 天水市委组织部人才专访(第七集) 天水市委组织部人才专访(第六集) 中国十大最美春天打卡地出炉(图) “天水之春”旅游攻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