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清水县全面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附加值,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效应,农村公路通畅率从2011年的62.31%提升到2016年的100%,主要产业公路覆盖率达85%,依托公路建设了一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了林果、畜牧、蔬菜、文化旅游等富民产扩面增效,2017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38元、增长8.7%,实现了群众持续快速增收,农村公路成为群众脱贫的幸福小康路,村公路建设作成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助推林果产业发展。公路修到哪里,林果产业就发展到哪里,截止目前,已建成西灵山、石沟河、铁炉梁、响水河、湾梁、水清梁等6个5万亩干鲜果基地64.4万亩,其中核桃48万亩、苹果15.5万亩,基本覆盖了全县林果产业适生区域80%—90%。建成万亩核桃乡镇13个、核桃专业化村110个、果乡镇2个、苹果专业村5个。创建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个、省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18个、核桃标准化示范园8个。扶持贫困户建园14.7万亩,90%以上的贫困户实现了人均2亩2017年全县干鲜果总产量24.84万吨,总产值10.12亿元。
助推畜牧产业发展。农村公路的修建,为引导农民发养殖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至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至465.78万头(只),其中贫困户达到16.85万头(只),带动发展养殖专业村121个、规模养殖户1.35万户,全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牧业产值、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分别达6.88亿元和165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助推蔬莱产业发展。农村公路的修建,有效降低了蔬菜种植和运输的成本,提高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白驼河流域、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永清镇温沟村、泰山庙塬、白沙镇桑园村等6个蔬菜示范基地和7个千亩“菜篮子”专业示范村,建成蔬菜大棚5000多座,带动全县年种植蔬菜11万亩,形成了中部河谷川道区牛头河流域、白驼河流域、后川河流域白沙、永清、红堡、白驼等乡镇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东南部秦亭、山门、陇东、草川铺等乡镇为主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坚持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成认证大白菜、架豆、马铃薯等无公害产品和产地5个,辣椒、西瓜、番茄等绿色食品5个,“清水半夏”成功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2017年实现蔬菜生产总值7.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
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清水紧紧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抢抓宝兰高铁开机遇,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了车湖公园、邦山生态园和西灵山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园区等一批景点,建成了温泉游客服务中心、轩辕广场、充国广场、轩车剧院、轩辕祠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工程,推出了寻根祭祖休闲问俗游、温泉康体游、陇上乡村游、森林生态游等精品方线路。加快推进轩辕文化产业园、陇东镇谢沟村和山门镇山12个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大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游配套服施建设力度,发展农家乐82家。2017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4亿元,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5400万元,增长41.5%。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