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清水县巧借光伏扶贫项目,点对点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位于清水县永清镇泰山庙源的2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是天水市已建成并网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这座电站的投产运行在改善清水县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也让240户精准扶贫户实现无本增收稳定脱贫。据清水县20兆瓦光伏电站负责人介绍,该电站现在正在调试阶段,估计4月中旬全部20兆瓦容量并网发电成功,预计每年发电量2200多万度电。

清水县永清镇常杨村村民赵全贵,就是光伏发电的受益人之一,自从建起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后,家里的生活是越过越好。“去年县上村上都给我看着弄了光伏发电,国家补助2万元,自己掏了4000多元,这一年能发4000多度电,能收入3000多元。”

根据政策,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贫困户可增收一元,年收入达3000元,受益20年。光伏发电站让贫困户受益的同时,也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清水县投资50万元建成6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可增加村级收益5万元左右,这些钱首先花在了返贫户的身上。时下,正在建设当中的30兆瓦光伏电站,6月底也将并网发电,到今年年底,清水县光伏扶贫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增加到1417户。同时,企业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约50万元,作为扶贫电站每年企业向2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发放代贫资金3000元,持续 20年。
(天水在线编辑:付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