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集中攻坚】清水:十大富民品牌圆群众小康之梦(图)
(2015-9-18 17:02:15)  来源:清水县委外宣办  打印本页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切实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决定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的新城乡蒲魏梁流域实施精准扶贫行动。清水县属新闻媒体开设【集中攻坚】专题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全县干部职工全力聚焦重点、奋力真抓实干、努力攻坚克难的扶贫壮举,为持续推动双联行动纵深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集中攻坚】

  清水:十大富民品牌圆群众小康之梦

  今年以来,清水县把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多元富民产业,自主创建清水半夏、清水大麻、清水黑木耳、陇蔬源蔬菜、金宝马铃薯、清水核桃、花牛苹果、清水粉壳蛋、充国保安、轩辕故里建筑工等十大富民品牌,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作为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材之一——半夏,在清水县人工种植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近年来在川塬区有大面积发展,种植模式由露地种植向设施方向转变,年均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亩均收入在万元以上,半夏生产已发展成为清水农民群众致富的一条新路。

  秦亭镇是清水县传统产业大麻的主要种植区,“秦亭汉麻”名扬远方。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大麻生产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订单生产壮大大麻产业,使大麻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清水大麻收成好,每亩大麻收入超过4000元。大麻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黑木耳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用菌和药用菌,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远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清水县东部山门镇所在的小陇山林区是传统的黑木耳产地,所产的黑木耳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清水县的土特产之一。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山区的自然林木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近年来,清水县围绕农业产业化“4116”增粮增收富民工程的总体要求和把清水建设成为天水市大菜园的目标,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高标准实施泰山庙塬、温沟等城郊五个千亩“菜篮子”示范基地,不断完善蔬菜超市建设及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陇蔬源”蔬菜品牌,全县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在数量、质量、品牌和效益上都有大的突破。

  清水县按照农业产业化建设思路,以打造陇东南最大的良种马铃薯扩繁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良种金马马铃薯扩繁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清水县把核桃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通过建基地,抓管理,打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核桃产业已成为当前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扎根性基础产业。

  清水县是全省蛋鸡养殖大县, 2013年6月20日,清水粉壳蛋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产品品牌得到了进一步保护,使清水蛋鸡产业发展又有了一张金字招牌。清水粉壳蛋鸡的快速兴起,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马上就要进入苹果采摘的季节了,在清水县郭川乡宋川村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内,红彤彤的“花牛苹果”挂满枝头,硕果累累,色香诱人。近年来,清水县在中西部的丰望、红堡、贾川、金集、郭川等9个乡镇建立推广苹果种植,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多亩。由于清水“花牛”苹果果品质量好,远销广东、河南、山东等省,给果农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苹果产业已成为郭川、丰望两乡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清水县是劳务输出和创收大县。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积极调研、适时引导,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以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各类劳动力培训,全县输转劳动力素质与技能逐年提高。近年来,清水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先后建立了680多处劳务输转基地,精心打造了“充国保安”、“轩辕故里建筑工”、“轩辕故里家政服务员”、“轩辕故里缝纫工”等劳务品牌,年均输转劳动力6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9亿元以上。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航拍李广墓(图) “花牛苹果”红了(图) 天水在线航拍甘谷古坡草原 秦安蜜桃熟了(组图) 2015环湖赛第十一赛段 2015环湖赛第十赛段 清水县第五届轩辕文化节(图) 天水在线航拍凤山风景区(图) 2015(乙未)年伏羲大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