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千户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引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全员动员、多措并举,掀起了一场路域环境整治的热潮,让乡村道路成为串联美好生活的“幸福线”。
党员带头,树起环境整治“标杆”
“环境整治,党员先行。”这是千户镇干部群众常说的一句话。镇党委将路域环境整治纳入党员志愿服务清单,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先锋队”,拿起清洁工具,带头清理道路两侧的垃圾、杂草和乱堆乱放的杂物。在党员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整治队伍,形成了“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一起干”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镇党员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00余次,清理各类垃圾15吨,带动群众参与3000余人次。

全员发力,织密常态管护“网络”
“这段路是我的责任区,每天巡查、清扫,就像照顾自家院子一样上心。”公益性岗位人员李大姐边擦拭道路标识边说。千户镇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和护林员的“前哨”作用,将全镇18公里乡村道路划分为6个责任段,明确岗员职责,要求每日巡查、每周集中清理,重点整治路面扬尘、边沟堵塞、乱贴乱画等问题。护林员则利用日常巡山契机,同步维护林区道路环境,实现“护林+护路”双推进,让每一段道路都有人管、管到位。
分片包抓,压实整治责任“链条”
千户镇创新推行“片区包抓、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将全镇划分为8个片区,由镇领导班子任片长,村干部任组长,党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明确整治标准和完成时限。对整治成效突出的片区授予“流动红旗”,对滞后的进行约谈督促,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常态长效。

文明引领,涵养乡村文明“新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千户镇通过大喇叭播报、宣传栏展示、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宣传路域环境整治的意义和环保知识,引导村民养成“门前三包”“垃圾入箱”的好习惯。志愿者还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户讲解乱堆秸秆、随意倾倒污水的危害,让“环境美、生活美”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爱护道路环境”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乡村道路不仅颜值提升,更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
道路净,则乡村美;乡村美,则民心顺。千户镇以路域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用实干担当擦亮了乡村“底色”,让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不仅连通了城乡,更连起了民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