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秦安县61.35万亩苹果陆续成熟上市,喜迎丰收。走进秦安县红又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苹果种植基地,只见枝叶翠绿,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硕果累累。
合作社负责人冯宏义正与县果业局的农技人员一起,仔细检查苹果的长势和质量,确保上市前的各项关键指标都达到最佳状态。“今年苹果的个头整体更大,果型更好,颜色更俊。”冯宏义随手摘了一颗花牛苹果边擦边端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有果园800亩,大概有50亩的花牛。今年,在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亩产能达到6000斤左右,已经以每斤3.5元订出去了,预计再有一个星期就可以采收了。”

在兴国镇的郑川苹果收购点,客商与果农们正忙着交谈收购事宜。工人们则在一旁忙碌地选果、打包、装箱,现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成交后的苹果被迅速称重、装车,并铺上防雨布,一辆辆满载着花牛、黄元帅等优质苹果的卡车随即驶向外地市场。
有着20多年代办经验的果品经纪人王海军一看到果农拉来的苹果,就大声吆喝起来。“秦安的苹果口感好,吃起来很甜。现在成熟了,在收购期间。一天收购量在2到3万斤左右,主要发给北京、河南等全国各地的客户。”果品经纪人王海军介绍道。
刚刚交易成功的果农裴具宝一边忙着将苹果从车上搬运下来,一边高兴地说:“我家种了4亩花牛苹果,现在已经成熟了,今天我摘了大概1000斤,一斤3元左右,价格还可以。”
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日照光度充足,这些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及县果业局持续引导果农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等,造就了秦安苹果个大形正、色泽鲜艳、果肉多汁的优良果品品质,深受客商青睐。

“2024年通过县果业技术部门指导和推广先进技术及病虫害防控,预计全县苹果总产量达到97万吨,其中花牛能达到40万吨左右。当前销售的花牛苹果平均售价在3块钱,预计产值能达到28亿元。”秦安县果业局高级农艺师徐池明告诉记者。
通过持续的技术指导,果园搭上防雹网,产量得到了提升,地上铺上反光膜,颜色越来越艳。由于果品品质越来越高,持续受到了省内外客商的青睐,收购价格也十分可观,随之果农们的种植热情更加高涨。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全县苹果面积达到61.35万亩。其中富士系苹果达到33万亩,花牛苹果达到24万亩,其它品种达到3万亩。
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始终把山地特色苹果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狠抓扩量提质增效,打造“秦安苹果”品牌,苹果产业质量效益逐年攀升,已成为推动全县果农致富增收、发展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