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秦安: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图)
(2024/9/10 11:05:49)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秦安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教育发展作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县域教育实际,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融入发展模式,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为丰富园区办学模式,秦安县积极探索“互联网+送教”模式,并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如天水师院、西南交大等展开合作。目前,已建成6个各具特色的教育园区,其中陇城教育园区创新办学模式,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乡村教育“走”出新天地;安伏教育园区实现了“线下走教”与“线上送教”的有效结合,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五营教育园区则突出关注“薄弱学校”和“特殊群体学生”,有效节减了教育成本,促进了教育公平;王尹教育园区则建成了乡村教育综合创新试验平台,注重线上教研作用的发挥,强化了数字化管理教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各个园区通过“互联网+送教”丰富园区办学新模式,创新推动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教育治理、教学研究和考核评价,提高了数字化助学、助教、助管、助研水平。

  “学校以‘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为特色,引进智慧教育平台,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激发了学生的无限潜力。”陇城教育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推进教育质量连片提升,秦安县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办学模式,依托数字化技术为有力抓手,推动教育联盟办学走深走实。全县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组建了17个学校办学联盟,构建了教育局、联盟办学体、联盟成员校的三级管理网络,构筑“互联网+送教+管理+教研”为一体的教育数字化推进机制,形成了片区中心校带农村学校的联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了教育联盟发展、集群发展。先后开展“同堂异构”优质课大赛、示范课送教等线上教学活动30余场次、群文阅读等教研活动20余场次,线上参与教师4600余人次。

  在拓展“互联网+”建设新路径方面,秦安县以促进校园有线、无线、物联网三网整合为契机,发挥教育专网和智慧教育平台作用,改进了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教学应用和数字素养等,扩大了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同时,秦安县还与津南区开展“空中教研”,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并引进梦想课程,建成西川中小等7个梦想中心;引进省妇幼保健院心理健康项目,为5000多名师生进行心理测评,教育培训教师300余名;引进实施《e伴乡村·助梦启航》等多个项目,聚焦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综合素质提升等多个方面。

  为创新数字教育服务水平,秦安县持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并结合“好校长好老师”培育工程实施,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智力资源,探索“云上培训”建设机制,先后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1600余名教师;强化各类数字素养赛事常态化推进,以赛促学、以活动促建设,推动学校向"数字化校园"转型,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暨科技创新教育普惠行动校长峰会、秦安县首届创客编程人工智能暨机器人大赛等赛事活动10余场次,参与师生3万余人次;积极培训和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科技类竞赛,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信息化、科技竞赛中参赛人数超过4100人次,获国家级奖项45人次、省级奖项62人次、市级奖项258人次。

  桥南中学校长冯富康说:“要感谢专家团队对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多次指导,我们今后会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思考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效。”

  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秦安县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理念创新、应用创新、课程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提炼具体的实施路径与策略,不断加大学校信息化的投入,切实提高了信息化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推进了秦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在数字化建设各方面都预留了成长空间,将来我们会把数字化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整合做得更好、更到位,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促进教师成长,助力学校在教学质量上树立新标准、新生态。”秦安一中校长王二虎对数字化赋能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 | 在水一方·天水诗 视频 | 天水在线主播明霞走进净土 视频 | 天水在线主播明霞带你打卡 视频 | 天水在线主播明霞走进《天 视频 | 天水在线主播明霞走进南郭 视频 | 天水在线主播明霞走进麦积 天水在线视频 | 在水一方·天水诗 天水在线视频 | 在水一方·天水诗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伏羲城万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