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王尹,瓜果飘香、绿满山川。在李磨村新建成的3栋标准化蔬菜大棚内,一株株西红柿茎秆粗壮、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朵朵小黄花点缀其间,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娇艳。
发展产业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秦安县王尹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在不断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着力在提升质量下功夫,做文章。今年以来,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库申报,立足全镇实际情况,整合村级资源,大力发展大棚果蔬产业,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紧盯全县白脆瓜第四大支柱产业,坚持“合理布局、规模发展,优化结构、错峰上市”的原则,着力打造康尹—尹褚路沿线设施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以尹川、李磨、马河村为重点的设施白脆瓜产业基地建设,建成高标准钢架大棚219座,打造张底村设施玲珑小番茄基地,建成标准化冬暖棚9座,打造李磨村福琪4088型西红柿基地,建成装配式冬暖日光温室3座,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布局、品牌化打造、产业化发展、订单式服务”的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
从“小菜园”到“大温棚”,从农户“单打独斗”到形成规模“抱团发展”,王尹镇把发展“大棚经济”作为农户们的致富窗口、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还带动区域发挥优势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棚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切实提高群众收入,使温室大棚真正成为群众的“小康棚”。

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王尹镇紧紧围绕“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不断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广种植技术、合理安排种植茬口、调优品种、提升产业效益,推动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深度融合,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如今,呈现点多、面广、标准高、效益好的发展态势,真正实现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