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夏时节,粽叶飘香。又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记忆,其中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已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前夕,记者来到雒梅花家,只见她一边包粽子一边和家人、朋友交流分享经验,雒阿姨提前把泡好的糯米、蜜枣、粽叶等材料放在一旁,随后搬来小凳子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一边唠着家常、交流分享经验,一边捋粽叶、卷粽斗,铺上厚厚的糯米,添几颗红枣,折角、绑绳,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不一会儿工夫,快速地包出一个个样式精美的粽子。再放入锅内,小火慢熬五六个小时后,带着清新粽香味的粽子就出锅了,浓浓的粽香味瞬间弥漫整个小院,让人垂涎欲滴。

每逢佳节倍思亲,包粽子不仅仅只是味觉的盛宴,更多的是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赓续和弘扬,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与祝福。“每年一到端午,我都会在家里包些粽子,等着孩子、朋友、亲戚们回来一起吃粽子,过端午,这样感觉很隆重、很有意义。”雒梅花阿姨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转变,有部分人也会去选购一些精品高档、口味更丰富的粽子。近几日,在秦安县各大超市及商铺的显眼位置都已经设置了粽子销售专区,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的粽子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等待顾客挑选。

“要过端午了,来买一些粽子,到时候送给亲友,和他们一起共度端午。”前来采购粽子的顾客逯女士说道。

秦安县一蛋糕店店长程秀娟说:“今年我们店新进了多种类型的精品礼盒装粽子,口味主要以蜜枣、豆沙等为主,吃起来很不错,买的人也比较多。”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粽子。如今,不仅代表了端午节的文化传承,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家人的思念,已经成为端午节的象征,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编辑:白宝林 责编:路淑娟 编审:王小涛)
(新闻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