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洮水清冽润万民”系列报道二
(2023/10/2 11:28:40)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秦安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这里山多川少,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翻开秦安的历史长卷,大自然在这里仿佛只留下了两个字:干旱。没有水,这里十年九旱。秦安民间传言,滴水贵如油。“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是常态,也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我在这儿秦安的北面山上,原先没有自来水,祖祖辈辈在沟里担水,水特别混浊,有时候有青蛙。”叶堡镇李坪村村民李小林回忆道。

  提起小时用水的事,兴国镇郑川村村民靳志强也颇有感触:“ 一直是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曾经饮用水担水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从我小开始就吃的是常流水,大山沟里的常流水,后来在河湾里挖山泉,在冒水眼里担水,由于水十分困难,特别一到夏季,基本上就是葫芦河断流,大山沟断流,泉水也很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每年投放大量资金在全县干旱乡镇打水窖、挖涝池,八十年代兴建人畜饮水工程,九十年代又启动“121”雨水集流工程。这些举措,虽然解决了部分地区人畜饮水的困难,但水质差、水量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

  叶堡镇何李村村委会副主任何喜正说:"我们就打水窖,房顶上盛的水,我们沟里就拉的管子,拉的电,抽的水,把水窖抽满。自来水通了,就是稍微有一点咸。

  后来通了自来水,水压不稳定,有时有,有时没有。"叶堡镇李坪村村民李小林告诉记者。

  秦安县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站副站长刘赟兵说:“秦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5年开始,先后建成叶堡、西川、郭嘉等18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农村缺水的问题,由于地形地貌等历史原因的影响,秦安的水质相对来说含盐量较高。”

  秦安人民生活用水长期依靠提取葫芦河浅层地下水供给,一度面临供不应求的困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区供水压力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成为困扰全县发展的一大“瓶颈”。

  缺水的故事讲不完,说不尽。解全县渴,冲发展之瓶颈,成为几代人翘首以盼的拳拳期望。

  民生所望,施政所向。2014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从可研报告到初步设计报告批复,历时不到3个月,这也成为甘肃获得国家批复最快的水利项目。2015年,洮河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供水范围覆盖秦安县等8县区。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既圆了秦安几代人的梦想,又解决了长期困扰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此,这座陇上古城因供水不足而揪心、焦灼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兴国镇郑川村村民靳志强说:“引洮工程二期在我们秦安顺利通水了,这是圆了我们秦安人几十年的梦。”

  “水稳定了,还有一个最明显的是,水的甜度提高了,煮的茶没有沫子了,水质比以前好了很多。”叶堡镇李坪村村书记 李继军告诉记者。

  叶堡镇李坪村村民李小林说:“通上洮河水,水压稳定,每天都有水,我们不管什么时候从地里回来,都有水,水还很甜。”

  “洮河水接入以后,解决了秦安自来水含盐量较高的问题,使全县广大群众能够喝上更甜更可口的水。”秦安县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站副站长刘赟兵告诉记者。

  从“苦焦”到“甘甜”,从“排队刮水”到“产业活水”,洮水流经之地,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孕育出无限希望。

(新闻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市庆祝第六个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平南镇庆祝 秦州区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今年的“花牛 28888元!2023年天水花牛苹果大奖 天水市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花牛苹果大奖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庆祝第六个 天水在线视频|清水县庆祝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