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讲话精神,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传承人队伍建设工作,促进秦安县国家级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6月26日,由秦安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天水师范学院承办,甘肃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协办的2023年秦安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培训班在天水师范学院开班。天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旭林,信息与职培和教学评估中心党支部书记吴建全,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余粮才、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李东曦及县文旅局负责人参加了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为期5天,分别邀请到了原甘肃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省非遗协会理事张岚,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朝刚,兰州文理学院二级教授、省非遗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忠,天水市博物馆馆长、市伏羲文化博物馆馆长刘玉璞,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余粮才,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玉峰为学员做专题讲座。培训班结合传承人非遗传承保护的实际需求进行专题教学,为学员讲授包括《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非遗传承人的历史使命和当下作为》、《易文化与伏羲女娲祭典的形式内容解读》、《天水伏羲祭典溯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价值、困境与路径》、《多元交融的甘肃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培训紧紧围绕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一主题,采用专题讲座、经验分享、观摩实践等形式开展。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使秦安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和理论水平、实践和专业能力,对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提升我县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深度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来自全县“秦安小曲”、“女娲祭典”传习所以及县文化馆业务骨干共80余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