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安县中山镇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现有耕地应种尽种,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开春以来,镇党委、镇政府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将春耕备耕作为夯实全年粮食安全生产的第一场硬仗,把“保地”作为保障粮食“增产”的基础,不断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镇上将撂荒地整治行动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镇村干部通过走访调研、入户座谈、现场踏勘等方式,逐户对撂荒地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摸排登记,理清撂荒面积、承包关系、位置、耕种现状等情况,为复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山镇人大主席魏文斌说。

镇党委、镇政府把撂荒地整治同春耕生产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把撂荒地整治与黄树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弃耕户复耕复种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复耕复种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一批等方式,分批分类全力推进整治。各村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政策,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资源优势,组织旋耕机、覆膜机等机械开展复耕服务,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复耕复种,广泛开展玉米、油料、马铃薯等种植,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稳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今年以来,全镇共整治撂荒地2359亩,其中巩固2022年整治成果1500亩,当年新整治859亩,已完成播种前期准备工作。

中山镇将在抓好撂荒地整治的基础上,明确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坚决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按期完成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乡村振兴增添源源不断活力。
(新闻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