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兴国镇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引导群众发展种植白脆瓜,拓宽群众致富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记者在兴国镇南小河流域看到,一排排钢架大棚拔地而起,村民们正在开展耕地翻犁、棚膜覆盖等工作,现场一派忙碌。
“我们总体承包了103个棚,涉及蔚林、凤山两村,在前期的投入上,我们主要根据规划,在机械方面投入比较大,为了提高产能效益,在每个温室大棚里面增加了二层膜,二层膜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它的温度,使我们的产品能够提早上市,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温室大棚的产量在2000斤左右。”大棚承包人王宏告诉记者。
为发展壮大白脆瓜种植规模,兴国镇充分考虑白脆瓜种植特点以及对光照、土地肥力、灌溉设施的需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棚原则,采取村企联建、村社共管的模式,夯实产业基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兴国镇副镇长胡伯茂说:“兴国镇白脆瓜基地位于南小河流域,涉及凤山、蔚林、腰崖三村,目前,共建成塑料大棚124座。其中南山海池滩是10座,腰崖17座,南小河道稻地97座,该基地的建成,一方面吸纳附近村庄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另一方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全镇特色产业有效发展。”

发展产业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兴国镇通过发展白脆瓜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既夯实了集体的“家底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下一步,兴国镇将发挥种植历史悠久的优势,因地制宜遵循实际,力争在规划建设、品牌打造、拓展销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