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乡村振兴一线行】中山镇东寨村:因地制宜谋规划 产业发展促增收(图)
(2022/4/22 9:50:48)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秦安县中山镇东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把农村撂荒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全面摸底分析,因村因户施策,多措并举发力,积极有序推进,鼓励支持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架豆种植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驻村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然禀赋,依托环境优势,盘活土地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高山架豆种植作为东寨村整治撂荒地、培育富民产业、助农增收的有力抓手,按照“党支部+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与武山县四门镇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引进高山架豆技术,并动员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通过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托管撂荒地整治与经营的方式,推进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坚持规划先行,积极打造特色产业。按照中山镇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东寨村紧紧抓住撂荒地整治机遇期,在认真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全村大力发展高山架豆种植产业。在产业推广过程中,驻村帮扶工作队邀请技术人员开展了多次培训,帮助群众掌握栽培技术,确保高山架豆成为东寨村群众快速增收的重要途径,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

  坚持创新发展,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量身定制了“合作社+农户”的高山架豆种植模式,让全村群众以最简便的方式直接参与到生产组织和市场经营中来,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带动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针对部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实际,由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的模式种植架豆,再由合作社销售分红。通过该模式的搭建,有效破解了群众劳动力不足、资金不足的难题,实现了产业带动全覆盖和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经过早期试种,预计亩产量可达3500-4000斤,亩净收益4000元。

  坚持先行先试,抢抓机遇壮大产业。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动员群众,动用机械、人工在东寨流域进行覆膜、保墒种植。目前在东寨流域,犁地、铺膜1000余亩,为中山镇高山架豆规模化种植基地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确保高山架豆种得好、卖得出、收益高,驻村帮扶工作队不断加强技术指导,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搞好市场对接,为下一步群众增收做好各项准备。

(新闻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卦台山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十八集)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卦台山下,油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十六集) 天水在线航拍|藉河之滨也很美 (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十五集) 天水在线航拍|藉河之滨也很美(视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十四集) 天水在线航拍|疫情下的天水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