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三农第1线】兴丰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助农稳产增收(图)
(2022/3/21 17:26:53)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站在兴丰镇阳刘湾山头一眼望去,随处可见正在工作的机器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为即将开始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进行旋耕、覆膜等前期准备工作。与远处还未开垦的荒地相比,一垄垄覆好的地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春日乡村风景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今年以来,秦安县兴丰镇党委、政府通过咨询市农科所的相关专家,邀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实地勘察,对阳刘湾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土壤成分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终得出在此环境中选择抗病性强、生长周期短、有机质积累量大的玉米与大豆品种。

  为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兴丰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走访统计,建立辖区耕地、撂荒地台账,规划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域,按种植要求翻耕、整理土地。通过印制散发宣传资料、悬挂标语、入户引导等方式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意义、技术要领等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下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丰镇镇长王建国告诉记者:“在示范基地建设中突出党建引领,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管理种植模式,将村民长期闲置的土地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管代种的方式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一田多收、稳粮增收、一种多效、用养结合’的技术优势,既提高了农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认识,培育壮大了村股份集体经济,同时实现了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双增收。”

  阳刘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位于兴丰镇兴阳山流域中部,占地面积3260亩,涉及阳坡、槐树、燕湾、朱李、兴丰5个行政村。基地内新建主产业路12公里,田间道路10公里,并配套排水渠,铺设水管10余公里,修建简易一级提灌站1处,高位蓄水池3处,完成荒山荒沟绿化300余亩3.5万余株,栽植行道树樱花7000余株,为打造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兴阳山流域农业综合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兴丰镇党委、镇政府将一体化推进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产业升级,让春耕生产“绿”意更浓,让希望的田野上生机涌动。

(新闻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说天水》(第五集)丨 天水在线《说天水》(第四集)| 天水在线《说天水》(第三集)| 天水在线视频|自由路的玉兰,花 天水在线视频|麦积区双玉兰堂, 天水在线《说天水》(第二集)|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八集)丨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麦积区双玉兰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七集)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