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甘肃省军区帮扶师山村侧记(图)
(2021/12/21 10:22:43)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扎根在基层 谱写鱼水情

——甘肃省军区帮扶师山村侧记

  王铺镇师山村以前是有名的上访村,也是秦安县最后脱贫的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今天,当记者再次来到师山村,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展现在世人眼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见证着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

  走进村子,干净整洁的巷道,美观别致的院落,独具特色的公园,文明淳朴的村情民风。提起这里的变化,村民们个个赞不绝口。

  师山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晓飞说:“他对师山村的帮扶,不仅有资金与物资的帮扶,更在思想观念上改变了村民的意识。有些我们村干部干不了的,人家能现场协调解决掉。”王晓飞口中的“他”就是村民眼中的“大校村民”、省军区转业干部贾杰。2020年初,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确保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如期兑现,甘肃省军区安排从军32年的老兵贾杰总体负责师山村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从此,贾杰走出机关,驻扎师山,成为村民心目中的“大校村民”。

  当被问及对师山村的第一印象时, 甘肃省军区转业干部工作办公室大校主任驻村帮扶干部贾杰如是说:“来师山村的第一夜,倒吹的山风从煤炉的烟筒里反灌进来,吹得满屋青烟,呛得人无法入睡。我披衣而坐,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我来能干什么?我到底该怎么干?这一仗应该怎么打?’为了找到答案,我再次翻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总书记铿锵的承诺,坚定的决心再次鼓舞了我。”

  这一夜,贾杰失眠了。自2017年省军区和省农垦集团对口帮扶以来,师山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了危房改造、产业帮扶,贫困人口也由最初的489人减少到28人,硬件建设已大为改观,但村里破墙成片,空宅荒弃、草垛乱堆、垃圾遍地、村民精神懒散的场景依然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经过一夜的思索,“行军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干就干,绝不等待”的军人风格促使贾杰到达师山村的第二天便开始了深入细致的入户走访活动。

  甘肃省军区转业干部工作办公室大校主任驻村帮扶干部贾杰说:“经过调查,我发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渴望还是很强烈,他们种植果树、打工创收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他们勤劳吃苦、醇朴善良的本性没有变,这一切,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贾杰和扶贫工作队反复研究制定了脱贫总决战方案,提出“师山村不但要脱贫,还要高起点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明确了“改造思想再上阵、组建队伍再冲锋、凝聚人心再攻坚、做强产业再出发”的战略思路,这不是口号,也不是标语,这是师山村所有帮扶干部和 178户群众向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发起的决战宣言和作战计划。

  甘肃省军区转业干部工作办公室大校主任驻村帮扶干部贾杰告诉记者:“在我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发现有的村民不但无感激之情,还在远处指指点点,说我们在作秀;有的村民前来讨理,因为道路拓宽到他家地边,拒不让步;有的村民堆砌在碾麦场多年发霉的柴草,不许我们清理;有的村民已废弃多年的塌方烂院,不让我们拆除。”

  师山村的落后,不只是因为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思想观念上的封闭和落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思想不换,一切都是枉然。为了真正扭转群众思想,点燃大伙的斗志,贾杰和帮扶干部、村干部多方行动,依靠正直能干的人,争取观望的人,感化顽固的人,想方设法聚拢人心。

  甘肃省军区转业干部工作办公室大校主任驻村帮扶干部贾杰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动情地说:“人心都是肉,当我们把工作做到家,老百姓的思想都会做通,心都能融化。军民融合,最重要的是融心。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驻村帮扶干部,我虽是农民的儿子,但要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除了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喝得下他们熬的苦茶,拉得住他们粗糙的大手,还要干得来他们繁重的农活,听得进他们的愁苦悲欢,懂得他们的辛酸快乐。”

  谈及贾主任驻村帮扶这件事,师山村村民邵存正说:“看贾主任是省城的大干部。却天天在咱村里下苦。人变得又黑又瘦,手破了包住血继续干,作为主人,我们坐得住吗?”

  在贾杰等一班人的带领下,开始了以村主干道沿线、村内巷道、村党群服务中心、农村院落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全村上下形成了驻村干部冲在前面干,群众跟在后面干,最后变成了争先恐后干、齐头并进干的大干快战景象。

  打赢了基础设施战,还有产业攻坚战。为了找准“贫”根、开出“富”方,变“补偿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师山村提出了在农业产业化上打一场持久战、长远战的发展思路。省军区和省农垦集团为师山村丰富产业门类,引进优质果树,开辟试验田,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农产品加工销售扶贫车间,接通了快递物流,并在驻兰干休所设立师山村扶贫产品专柜,通过线上线下进行推销。

  今天的师山村,设施齐备,亭台掩映,果园遍山,村美人和,绿色宜居,已经形成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军民共治”的乡村治理创新之路。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

摄影相关图片
渭河在这里拐了个弯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天水在线航拍秦州区夜间消杀(视频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秦州区对城区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秦州区开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