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在秦安县人社局了解到,目前,全县各扶贫车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已全面有序复工复产,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王转芳是王铺镇郭集村的一名贫困户,因家里老人和小孩都需要照顾,致使她和丈夫一直无法外出打工。在镇政府的安排下,王转芳被招入到当地一家服装加工的扶贫车间工作。受疫情影响,车间不能按时生产,急需工作收入的工人们也很着急。3月初,这个扶贫车间终于复工了。

“我们是3月份开工的,去年做了一年,一个月平均下来能挣2000元。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这个工作非常好,即照顾孩子,又改善了生活。”秦安县家腾农民合作社王铺镇裁缝车间王转芳高兴的告诉记者。

位于安伏镇工业园区的秦安县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果品收购、贮藏、加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在该企业的扶贫车间里,四十多名带着口罩的工人正在给苹果套膜、分拣、装箱。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正式复工后,该企业根据人员到岗情况积极调整销售计划,在保质量抓进度的同时确保果品销售订单如期完成,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自2月10日开工以来,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前期到岗员工30几人。随着疫情的好转,进入3月份员工陆续到岗150余人,3-4月份的销量达到400多万斤,基本与往年持平。”秦安县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蔡二成说。

与此同时复工的还有秦安县满盛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经营生物质燃料开发利用、饲料加工、农产品种植与收购。
“为了满足周边牛羊厂饲料的需求,我扶贫车间于2月11号有序复工复产。至今已返岗到位人员30人,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人。”秦安县满盛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满盛说。

该合作社复工后,在王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皇竹草种植,先后与24名周边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引导贫困户种植皇竹草64亩。种植过程中,由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并在未来成熟后,由合作社进行就地收购。预计年亩产10至18吨,按照当前每吨300元的市场价,年收益可达3000到5400元。

近年来,秦安县高度重视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与企业协调经营模式,为贫困户劳动力提供致富平台,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全县92家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率达100%,累计解决贫困人口就业34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58人。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