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文化秦安】羊城响起“秦安羊皮鼓”(图)
(2018/12/19 16:44:14)  来源:秦安县委外宣办  打印本页

  刚刚经历了一场冷空气洗礼的羊城,12月15日迎来了温暖的阳光,伴随着好天气而来的还有“丰收了·游甘肃——粤享丝路·冬游甘肃”宣传推广活动的甘肃旅游宣传团队。

  团队中当属精心装扮的演艺队伍醒目,而其中尤以头戴红色发辫、身着红衣黑袍红冠,手持绘有八卦图案,散发着浓浓西北民俗味的秦安羊皮鼓队吸引人的眼球。

  当秦安羊皮鼓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广场“隆隆”敲响,众多游客、村民前来观看拍照,一些游客还当场拍起了抖音。当地文化学者李先生在得知秦安羊皮鼓舞来源于民间祭祀舞蹈,以歌颂伏羲、祈福降雨,谢神感恩为主要内容时说,南北文化表现形式虽有差异,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的根系是一致的,千百年来,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祈福文化,天水有伏羲祭典、武山旋鼓舞,广州有“五仙祈福”仪式,还有祈安康、身体强健的“郑仙诞”祭祀仪式等。“明年如果有机会,我要到天水参加伏羲祭典,去拜拜我们的老祖宗。”他笑着说。

  在羊城工作多年的秦安籍刘先生是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一听到羊皮鼓声,他满脸欣喜地跑上前拍照、录像,他说:“这声音太亲切了,一下就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这鼓点有咱西北人的粗犷、豪迈劲!”

  秦安羊皮鼓舞是在“羲里娲乡”这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黄土地上,各民族文化长期不断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产生、流传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在民间主要用于庙会、祭祀、祈求丰年、家庭祭祖、祛邪,以及民间社伙演出等世俗化的宗教活动。

  1976年,在渭河支流的秦安清水河谷地带,考古发现的大地湾石器石代文化遗址中F411大地湾地画说明,早在78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已经创造了祭祀舞蹈的雏形。据《秦安县志》记载,在秦代、汉代、宋代时期,秦安多战事,当时的“巫”师为了祭祀阵亡将士时创造的一种祭舞,之后又在宋代、元代、明代、清代逐步发展演变为现在的扇鼓舞(俗称羊皮鼓舞,有专家称:因扇鼓形似槟榔,将其鼓称为“槟鼓”,将舞蹈过程称之为“槟鼓甩辫”)。当地群众把祭祀活动称之为“跳神”,将舞者称之为“司公”。

  20世纪50年代,秦安羊皮鼓舞流传县辖各乡镇。6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秦安西北的千户、王窑、郭嘉等乡镇,成为民间世俗宗教祭祀的主要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秦安羊皮鼓舞这一原生态的民间舞蹈重放异彩。它从击鼓方法、队形变化到表演内容自成一家,有武术中的棍术、对打、有戏剧翻“斤斗”技巧,也有鼓声轻轻伴奏秦安小曲老调,内容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从戏剧舞蹈到民间民俗,通俗健康,正是他们保持了原生态特性,才得以长期活动于陕甘两省的部分地区,有时还参与电影中祭祀活动情节的拍摄。

  秦安羊皮鼓舞在祭祀活动中,“司公”们身着红马褂、大裆裤,腰间系一短裙,头戴假发长单辫子,左手握着直径约40厘米的扇形环佩羊皮鼓,右手握牛筋鞭,舞动时鼓鞭敲击鼓面时震动手臂上环佩咚嚓频频作响。舞者多则七八十人,少则一二十人,队形以跑阴阳太极图形为主,时而穿插主舞者“司公”,有各种绕鼓花样的技巧及全身驾驭十二面鼓(腰悬四面,左右胳膊各挂三面,嘴衔两面)的击鼓表演,时而不停地甩动辫子(俗称“轮莽头”)。秦安羊皮鼓舞起源于上古,贯穿延续至今,在渭河支流的葫芦河周围地域形成各民族共同文化,是陇上习俗文化的结晶。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烟铺大樱桃开始飘香(图) 天水白娃娃惊艳了一座城(图) 大美天水二十八(图) 王军市长:天水是大美天水,非常 秋天天水,大道黄金(图)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一位94岁的老人 因为一条街,火了一座城(图) 天水“黄金大道”走来了一对恋人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外国人(图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