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甘肃日报】秦安县教育改革试点调研报告(图)
(2016-4-25 11:13:29)  来源:甘肃省政府参事室  打印本页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实践

——秦安县教育改革试点调研报告

  保障教育公平是公共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作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主体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向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现阶段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同一地区的校际间也存在很大差距。

  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秦安县为此做了积极探索,其试点经验值得借鉴。

  一、试点的具体做法

  秦安县山多川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川区富余而边远山区严重缺少的情况一直存在。农村学校点多分散,特别是边远学校基础条件更差,教师住校条件差,教师派不来,来了不安心;教学方法落后,教育质量普遍较低,学生逐渐流失。这些不利因素一直制约着秦安县的教育发展。

  推动教育改革以来,该县将试点选在有代表性的陇城镇进行。总体思路是:以教育园区为载体,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实现“资源共享、联合互助、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深化教研、提高质量”。主要做法:教育园区实行教师走教、校点一体化管理,对全学区小学教师实行“六统一”,即各小学教师集中园区统一食宿,教研教改统一进行,教师上下班统一接送,各校课程由园区统一安排,教师由园区统一调配,学科由园区统一巡回走教。

  一是建设教育园区、教师集体入园。县委、县政府2013年决定在陇城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教育园区,其性质是集全镇小学教师吃、住、行、教研教改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小区。教育园区分住宅区、办公区及综合服务区三部分。住宅区建有教师周转住房3栋、共144套,全学区的小学教师平均每人一套。教师居住期间拥有使用权,不收租金,缴押金2万元(以保证房屋不被损坏),调离时收回住房、退回押金并付给利息。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条件,也稳定了教师队伍。

  二是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师资配置。针对师资在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差异,改革中陇城镇将教师统一管理调配。教师人事权统一纳入园区管理,打破了校际界限,按照完全小学与山区教学点的地理分布、学生就近划片入学和各小学教师的余缺情况,进行统一调剂调配。教学由园区统一管理,课程由园区统一安排,学科在园区内统一巡回走教。15所学校、共60个班级的学生,上下学再不接送,而实行教师巡回走教。按照地域,把全学区分成许墩、南七、朱魏、头图4条线路,每条线路配备一辆走教车,早晨将这些学校的教师分别用校车送到学校上课,晚上接回来在住宅小区食宿。

  三是统一教研教改、均衡教学水平。全园区的教师统一组编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音体美四个教研组,在园区集体备课、研讨交流。在园区教学资源网上,设立优秀教学课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件等模块,各教研组互助联合体定期上传相关素材。每个片的同学科教师也可进行集体备课,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探索所有科目教师走教的教学模式。同时,走教车上备有手风琴、录音机、足球等流动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既解决了一些学校设备仪器短缺的问题,又减少了重复建设,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二、改革试点效果

  一是促进了教师队伍稳定。过去,许多乡村教师千方百计往县城调,给教师均衡配置带来很大困难,学校管理也遇到诸多突出问题。现在,教师在园区有居住房,家属可以来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教师们能留住了,也安心了。

  二是促进了保学减辍。由于各种原因,秦安县山区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学生向好学校转学的现象十分突出,山区学校学生急剧减少。而学生越少、教师的教学信心就越不足,造成了山区教学的恶性循环。现在,教师在他这条线路的所有学校教课,学生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山区学生及留守儿童也可以就近上学。既便于管理,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三是促进了师资资源平衡共享。秦安全县教师总编制是超额的,但局部却短缺且结构不合理。除了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许多规模小的小学和教学点,有些课程因为无老师教授而只是排在课表上。现在,教师打破了校际界限,由全镇统一调配,化解了数十年来川区师资富余而边远山区严重缺少教师的矛盾。边远小学和教学点的课程开齐、开足了,最大程度实现了镇域内师资资源的共享。

  四是促进了薄弱校建设。过去一个教学点一般只有一名教师,一所完全小学的同一门学科一般也只有一两名教师,教研活动根本没办法开展。教师集中入园后,按照完全小学与山区教学点的地理分布、学生就近划片入学情况和各小学教师余缺情况,进行统一调剂,整合了师资力量,提高了配置效益,并且促使教师增强了全局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弱校赶强校,全镇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促进了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交流,园区开办教学资源网,都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巡回走教的15所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课程456节,全部开齐需要配42名教师。现在,教师由园区统一调配,接送一个老师可给不同的学校上课,开足课时只需21名教师。如果对教学点年级学生数1—5人的班级进行复式教学,巡回走教只需15名教师,可有效缓解教师短缺的问题。加之教学设备仪器随车移动使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原来,边远山区教学点学生撤并到规模较大的小学上学,每天接送学生上下学,共需要14辆校车。现在改为接送教师,只需要校车4辆,费用大大降低。

  六是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师在走教过程中和回到园区集体备课,加上统一开展教研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共享教育资源,使教研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为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七是促进了学生素质提高。园区运行半年来,学生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一些教学点过去因为教师短缺,从未开过音乐和体育课,学生连广播体操、升国旗仪式等都不会。走教教师来了之后,新开了音乐和体育课,学生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一些学校以前的老师教学水平不够,走教教师来后,学生素质普遍提高。

  三、几点启示

  一是教育为本理念要一以贯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才可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抓教育必须关注教师,要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支持教师。陇城教育园区之所以能够建成,首先是省、市领导和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秦安县委、县政府不仅高度重视教育,而且注重抓实抓好。县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建设用地和资金调度,专题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县相关单位和部门,识大体、顾大局,不松劲、不掣肘,涉及到的土地、人员、资金、体制、政策等问题,有障碍就解决,有困难就克服,形成了最大的合力,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安居才能安心。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没有安心的教师,也不会有优质的教育。但是,因为农村条件差、生活艰苦,好老师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奉献留人、感情留人、纪律约束留人,最关键的是要留住心。安居才能安心,安心方能乐教。如果住的问题解决不了,或长期寄人篱下,或一直蜗居于陋舍,是难以让教师安心,也就难以稳定教师队伍。

  三是抓住教师配置这个关键。办好教育、师资先行。要真正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教师配置是核心因素。秦安县探索的巡回走教模式,有效破解了教师配置难题。通过走教,实行校点一体化管理,对园区教师进行统一调配,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有效整合师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师资力量不足、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即使边远地区的孩子,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

  四是要有锐意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表面上看,秦安县只不过是把校车接送学生改为接送教师,学生不动、教师动而已,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这就是打破常规,创新思维。不仅增强了老师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吸引力,而且还有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让再偏远、再贫困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无须讳言,陇城教育园区建设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初步尝试,尚存在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建设运行经费短缺、园区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仍然需要上下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省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帮助,以保障园区健康有效运行。(调研组成员:强宏斌、王一航、柴发喜、柴竹菁、赵聚忠、卢天如)

摄影相关图片
秦安县2016年桃花盛会(图) 秦安刘坪何湾桃花景观”(图) 甘谷县西坪乡顶凌覆膜(图) 甘谷县地膜马铃薯种植基地(图) 油菜花开满山岗(组图) 烟铺樱桃樱桃花海(图) 元龙镇桃花盛景(组图) 第五届天水汽博会盛大启幕(图) 渭河风情线夜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