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秦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与“十三五”展望(图)
(2016-3-16 17:34:20)  来源:秦安县委外宣办 冯喜成 王新庄  打印本页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 宏伟目标催人奋进

  ——秦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与“十三五”展望

  “十二五”期间,秦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变化,牢牢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措施,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四个一”工程,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相继建成了福雨塑业、陇丰农业、冠源果业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工业企业,实施了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大地湾印象酒店等一批重大项目,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十二五”期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大部分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2.6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6%。大口径财政收入4.8亿元,是2010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44.9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亿元,是2010年的3倍,年均增长16.2%。

  ——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抢抓我县被国家列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上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社会帮扶力度,脱贫步伐不断加快。五年投入资金16亿多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97个,减少贫困人口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3.7%下降到16.6%。以林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建成秦安蜜桃产业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陇城山王、魏店南山、五营卧牛坪等优质果品基地19.7万亩。2015年全县林果总产量达71.1万吨,总产值达27.3亿元。五年累计推广全膜玉米97.6万亩,新增规模化养殖场61个,创劳务收入72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过20万吨。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61个、家庭农场52家。秦安蜜桃、秦安苹果、秦安花椒被国家工商总局认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蜜桃、秦安苹果被评为“2012中国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推进“百里生态文化长廊”示范工程建设,在叶莲路、兴中路等公路沿线和魏店南山、郭嘉寺咀梁等重点区域完成生态造林11万亩,栽植行道树910公里,莲花桑川等1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把项目作为重要支撑,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城乡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全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全县共落实各类项目1334项,总投资44.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6.4亿元。宝兰客专高架桥在秦安境内全线贯通,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面完成,引洮供水二期、平天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即将启动,总投资5.9亿元的棚户区改造、5.1亿元的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3.2亿元的凤山不稳定斜坡治理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拆除北坛、城南片区等区域建筑物11.9万平方米,改造铺油城区道路20.9公里,铺设人行道10万平方米。五营、兴丰等7乡实现撤乡改镇,陇城、魏店、叶堡等乡镇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通乡油路2条44.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61条924.9公里,实现了建制村通畅工程全覆盖。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处、节灌工程3处,新修堤防73.1公里,整治土地15.4万亩,治理小流域151平方公里。

  ——坚持把优化配置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精简合并政府部门3个,工商、质监、交警实行属地管理,17个乡镇设立了食药监、安监、交通安全等基层站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迈出了新步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全面推行。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农发行、甘肃银行在我县设立支行,信用联社完成商业股份制改制,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中和农信农户自立服务社和2家小额信贷公司,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采取“资源共享、联合互动、交流走教”的方式,成功建设陇城教育园区,有效破解农村教育发展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把惠民生作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坚持每年办好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建成保障性住房38.6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1.3万户,解决了30.8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分别达到6068元、20565元。累计实施教育建设项目357个,完成投资5.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26.6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13.6万平方米,县一中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大地湾博物馆、秦安解放纪念馆和报纸牌匾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凤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村级文化广场249个、乡村舞台27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完成了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实验综合楼和19个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我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甘肃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和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坚持把转作风作为永恒主题,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有了新的提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32件、政协提案573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县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205项削减为134项,净减71项。完成了“三清单一网络”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建成运行,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办理,基本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的一站式服务。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践行“三严三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政府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展望“十三五”,秦安县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全县实现整体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抢抓战略机遇、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改善民生、转变工作作风的总体要求,积极实施“双联”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业加速崛起和县域工业发展壮大五大行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秦安。

  秦安县通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力争全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大口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保持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之内。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县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突破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上3万元台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上1万元台阶。林果、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凸显,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将打造成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全国特色果品产业重点县、中国桃之乡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商贸物流集散地、天水北部区域融合发展重要节点城市、关天经济区天水—秦安城乡统筹示范区。

  回顾“十二五”,秦安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色产业持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展望“十三五”,秦安县将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强化共建共享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奋力开创秦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摄影相关图片
武山县清池韭菜基地(组图) 梅江村(图) 武山县大南河流域蔬菜生产基地(图 天水 纸鸢飞舞春来到(图) 我要去天水了!(图) 春祭伏羲活动圆满落幕(图) 天水夜景美翻天(图) 春祭伏羲典礼(图) 春祭伏羲之迎献饭仪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