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闭幕的秦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秦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描绘出了秦安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从即日起,秦安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展望十三五》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对秦安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思路、重点等进行宣传推介,旨在统一发展共识,凝聚工作力量,调动和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秦安贡献力量、再创辉煌。
【展望十三五】
秦安:加强基础建设 提升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作用。“十二五”以来,秦安县把项目作为重要支撑,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城乡面貌有了明显变化。五年来,全县共落实各类项目1334项,总投资44.8亿元,宝兰客专、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引洮供水二期、平天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即将启动,总投资5.9亿元的棚户区改造、5.1亿元的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3.2亿元的凤山不稳定斜坡治理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拆除北坛、城南片区等区域建筑物11.9万平方米,改造铺油城区道路20.9公里,铺设人行道10万平方米。新建通乡油路2条44.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61条924.9公里,实现了建制村通畅工程全覆盖。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处、节灌工程3处,新修堤防73.1公里,整治土地15.4万亩,治理小流域151平方公里。
“十三五”期间,秦安县将继续抢抓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机遇,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交通路网。深入实施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建立布局合理、四通八达、内活外畅、功能完善、快捷便利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全县交通路网密度和通畅程度,打造区域交通小枢纽,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努力让城乡群众享受基本均等的交通服务。“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高速公路63公里,省道7条339公里,县乡道路8类1536条,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818.675公里,所有自然村实现通达,有条件的自然村实现通畅,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100%。
——畅通信息网络。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发展。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积极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组织实施“宽带乡村”、“光网秦安”和县乡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进宽带网络降费提速,增强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实现建制村固定或移动宽带网络100%覆盖。重点实施好宽带网络普及与提升、城市宽带提速、农村宽带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住宅小区光纤到户“五大工程”。推动通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加强基础测绘,完善地理信息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强化信息安全建设,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强化水利基础设施。立足我县缺水的实际,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水资源开发、灌区节水改造配套、村镇供水、雨水集蓄利用等工程为重点,积极实施“6363”水利保障行动和《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继续实施葫芦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成引洮补水工程、小湾河水库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建成集雨节灌工程1万眼,发展集雨节灌面积0.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新修梯田18万亩;新修及加固各类堤防83.8公里。
——加快能源建设。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加快110千伏何川变电站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加快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完善加油加气站布局建设,规划建设城区3个加气站、3处加油站和 9个乡镇加油站建设,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广太阳能和节能产品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