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病由姐姐照顾弟弟上学,弟弟高分上线姐姐却“名落孙山”
弟弟考上大学,“成绩”有姐姐一半

高考559分,这个成绩不算低,可秦安县一中高三学生贠向玉面对这样的成绩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我5岁时,妈妈就病了,一直是姐姐带我。现在我考上了,姐姐落榜了,我怎能安心去上大学?”7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贠向玉对姐姐充满愧疚。据了解,贠向玉一家四口,2009年爸爸在玉树打工时受伤,妈妈常年有病,家境非常贫困。

【高考落选】 姐姐无怨弟弟歉疚
秦安县郭嘉镇背后沟村地处县城西北半山上,自然条件艰苦。7月5日下午5时许,记者几经辗转来到半山坡贠向玉的家中。
贠向玉与姐姐贠向荣同为秦安一中高三毕业生,在今年高考中,贠向玉考了理科559分的成绩,姐姐则考了390分。
“高考成绩出来后,弟弟为姐姐深感遗憾,曾多次唠唠叨叨地说,如果成绩能换宁肯让姐姐顶他去上大学,自己不上都行。”说到伤感处,本就有病的贠妈妈情绪激动。
“如果没有姐姐,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如今姐姐落榜了,我觉得愧对姐姐。”贠向玉说。
“弟弟是全家的希望,他考上了我替他高兴,十几年的付出我无怨无悔!”姐姐笑着说。
【替母担责】 弟弟上线姐姐“圆梦”
贠向玉家是典型的农村四口之家,妈妈生病前,一家人日子还算幸福。贠向玉约5岁时,妈妈生病做了妇科大手术,精神方面出现一些问题,状态也时好时差。自打那时起,带弟弟的责任就落在姐姐身上。
贠向玉7岁半时,当年已快10岁的姐姐贠向荣带弟弟去上学。从那时起,姐弟俩开始了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的日子。放学后,弟弟或玩或学,姐姐则煮饭洗衣。
“这十几年,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这个女儿,多年来她所做的一切本该是我这个做妈的应该做的,是我拖累了孩子!”贠妈妈一连数遍不停地叙说着对女儿无法弥补的愧疚。
贠向荣则说,妈妈常年有病,她带弟弟是天经地义的。如今弟弟考上大学了,她很高兴:“我的大学梦在他身上圆了,我无遗憾!”
【家境贫寒】 希望得到“阳光”资助
接受采访时,贠向玉话语少之又少,头一直低着。记者明显能感觉到他的神情里,一边是对姐姐的感激,一边是对学费的担忧。
考上大学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贠向玉和妈妈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家境如此,到现在家里借的钱还没还清,说实在我没想到娃娃能考上,也没想着让娃娃去上大学,实在供不起啊!这十几年来,我把吃药看得比吃饭还重要,一年得花3000元左右,他爸挣点钱都让我吃药了。2009年,他爸在玉树打零工时眼部意外受伤,住院花费近4万元都是四处借的……”贠妈妈惆怅地说。
采访结束时,姐姐贠向荣说:“向玉是我们一家的希望。”她希望弟弟能有幸得到利群阳光助学活动的资助,圆了大学梦!
文/图 本报记者王兰芳
母亲生病无钱医治一拖再拖 父亲瘦弱无处觅活 暑期收庄稼一人独撑
秦安穷家学子,盼“借力”渡难关

烈日下,王永鹏背着一捆麦子汗流浃背往家走。
正值麦收季节,秦安县五营乡腰庄四处麦浪滚滚、热浪袭人。7月4日下午1时许,在通往村里的崎岖山路上,参加完高考就返家干农活的王永鹏背着一捆麦子,汗流浃背往家走。王永鹏是秦安县五中学生,今年高考取得理科522分的成绩,报考了兰州理工大学。成绩出来后,习惯于一分一厘抠钱的他就开始为学费犯愁了。

穷人孩子早当家 假期将家里农活全“包”了
王永鹏家所在的五营乡腰庄距离秦安县城近70公里。记者见到王永鹏时,他正独自一人干农活。在村里一处陡坡上,身材瘦小的王永鹏佝偻着身子背着一捆麦子正缓缓前行。和记者一同前往他家的班主任安小红见状,快步跑下去试图帮忙,正在上坡的王永鹏艰难地抬起头来,草帽下,那张流满汗水的脸一片通红。他喘着粗气面带笑容对老师说:“没事,就到家了!”
走进王永鹏家大门,几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凸现出一家人生活的窘境,屋内一张掉了漆皮的桌子,三个破损的小板凳上缠着厚厚的废编织袋,没有一件像样的摆设。
看到有客人来,身患重病的王妈妈强打精神起身倒水。放下麦子歇了口气的王永鹏摘下草帽不停地扇着。
据王永鹏讲,由于父亲远走他乡打工,收割庄稼的活只能落在他头上。为了节约钱,他既没雇人也没租物,连日来,硬是咬紧牙关起早贪黑将二亩地的麦子收割完了!
“我一个病身子帮不上任何忙,看着娃一个人苦死苦活,心都碎了!”王妈妈抹着眼泪哽咽难语。
“妈妈得神经官能症已多年,加之近年又患上血管瘤,还做过妇科大手术,身体弱得很。看着妈妈的血管瘤一天天长大而无钱医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论如何治病保命是第一位的,连这钱现在家里都没有,哪还有我上学的钱?”王永鹏说。

母病十年负债多 旧账刚还又欠新账
记者发现,王永鹏妈妈眼部的血管瘤如同钢弹子大小,在左眼睑边掉着,睹住了视线。
背着妈妈,王永鹏说,他爸因个头瘦小力气弱外出务工少有人用,因此也挣不了多少钱。妈妈患病10多年来,妈妈的药费占了全家开支的一半,为此,爸爸也是心力交瘁苦苦支撑。王永鹏知道家里的每一分钱来之不易,平常恨不得一分钱能掰成两半用。上高中后,为节约县城至家往返40元的路费,高中三年他从不中途回家,每学期开学时,从家里背一袋面,一袋洋芋,凑合凑合一学期就下来了。
有时家里油盐钱都转不开时,妈妈只好去小卖店赊下,等粮食收成下来后,想法子弄点钱还账,可往往是还旧账,出新账,家庭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中。
递交助学申请 渴盼有人帮他渡过难关
吃饭时,只吃面不吃菜能节约钱;收粮时,不误工不雇人也能节约钱。王永鹏大脑中不停地翻腾着,想尽最大努力从手中抠下每一分不该花的钱,自己盘算着解决学费问题,但他觉得这次无论如何都凑不够上大学的学费。
班主任安小红对记者说,高中三年,王永鹏的勤奋有目共睹。高考成绩出来后,王永鹏怯怯地找到安老师,递交了助学申请书,渴盼有人能帮他渡过难关。安小红说:“王永鹏虽说日子过得艰难,但平时在学校与同学相处时很谦让,平常面对一些助学指标,他总会让给比他更需要的学生。此次他能写申请,可见真是遇到过不去的坎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