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惠萍 任泽瑄)近年来,麦积区利桥镇立足林区自然资源和木耳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引导群众种植木耳发展“庭院经济”,盘活庭院资源,与全镇已具规模的木耳产业相融合,真正让百姓的“方寸地”变成“增收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初秋九月,走进利桥镇百花村,只见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植物生机勃勃。记者沿着幽静的村道走进村民张建平家,只见院内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黑木耳长势喜人。“今年四月份,我在院里放了1000多个菌棒,摘了三四茬,干木耳晒了有七八十斤,效益挺好的。”张建平告诉记者,利桥镇种植木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今年在村“两委”的宣传下,他开始在自家院子里种植木耳,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因其投资门槛低、收益回报快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利桥镇不少农户利用闲散时间来发展经济的首选。在百花村的另一头,村民张阿姨在院子里正在给新长出的最后一茬木耳进行喷洒浇水作业,她的邻居杜双喜看到长势正旺的黑木耳,也开始盘算在自家院里种植。“今年我已经来了几次了,看着长势不错,1000多菌棒产了有七八十斤干木耳,效果挺好,明年我也打算在院子种植黑木耳。”

“我们村上今年通过动员宣传发展‘庭院经济’,有4户自愿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木耳。他们现在尝到了甜头,准备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在院子里再多摆上一些,增加自己的收入。有许多村民外出务工年龄也大了、不方便,在自己的院子里摆一些菌棒,不出门也能增加收入,是一个很好的增收方式,以后我们村要大力推广发展‘庭院经济’。”百花村党支部书记马千祥说。

今年以来,利桥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科技示范作用,紧抓全区木耳产业示范带主阵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动员群众自建种植大棚,持续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努力培育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编辑 曹宁】
(新闻来源: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