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麦积区三岔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2年第一季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62.31万元,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2个,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个。

壮大特色产业,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
今年以来,三岔镇突出党组织领导地位,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作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发挥党支部领办作用。佘家门村“两委”就以村集体土地1.5亩入股的形式领办天水市麦积区碧玉沟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中蜂220余箱,并于2017年9月注册了“碧峪沟”商标,麦积“山花蜜”地理标志,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分红1万元以上;同时前进沟村扩建红鳟鱼冷水养殖项目,每年度增收2万元。下一步三岔镇还将根据气候特点计划在佘家门碧玉沟、秦岭沟、前进沟清理撂荒地100余亩建立三个黑木耳种植基地,依靠种植产业使佘家门、太碌、小坪、秦岭、前进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2万元。

开发近郊旅游,变“一产为主”为“三产融合”
佘家门是省级森林公园“碧峪沟”中心村,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三岔镇依托佘家门周边茶马古道、白马寺、伏龙峰、火焰山等旅游资源,以碧峪沟为发展载体,大力发展户外露营、户外垂钓、森林休闲、游客服务等旅游项目,打造面向年轻人群的户外体验生态旅游区。2021年底佘家门村和太碌村已申报2022年中央三部委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将项目以项目资金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的形式进行,项目建成后由村委会推选人员或聘请专业人员经营,每年按本金6%获得收益,收益资金6万为壮大佘家门村和太碌村集体经济收入资金。下一步还将通过旅游产业辐射、文化资源开发、文旅服务创收,不断延长旅游产业链,积极探索产旅融合的新路子,让集体经济搭上旅游“顺风车”。

盘活资产资源,变“资源基础”为“经济优势”
三岔镇还在“盘活存量、做足增量”上下功夫,采取资本变现、资产资源折价等方式,让资源基础不断发挥经济效益。利用在黄龙村实施的黄龙抽水蓄能特大项目和渭河流域河堤治理项目,以租赁施工场地、提供住宿等方式,黄龙、葡萄、水关、新岔、佘家门、闫西、吴砦7村村集体收入平均增收2万元以上。吴砦村、太碌、集村利用出租旧阵地等集体资产方式,可增收2万元以上。同时结合集村、关庄、咀头毗邻陕西优势,以村集体资产入股形式每村扩建农家乐2座,集体收入年增收2万元以上。【编辑 刘妞】

(新闻来源: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