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见习记者 潘雪雪)李淑娅生于1949年,和新中国同岁的她从小就酷爱剪纸艺术。多年来,李淑娅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人物、动物、植物、花样字体等3000多幅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李淑娅通过剪纸作品展示着自己一年又一年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福。

李淑娅是麦积区马跑泉镇团庄村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在她任教的三十年里,李淑娅总是在上课之余教孩子们剪纸,让孩子们在一张红纸和一把剪刀中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知何时,全村人都知道李淑娅的剪纸剪得好、剪得妙。每逢村里有人结婚时,大家都会来找李淑娅剪一幅喜字,同样的喜字在李淑娅手中变化着不同的造型。鸳鸯戏水,比翼双飞,每一幅喜字都满含着对新人的祝福。


退休后的李淑娅闲暇时间多了起来,作为甘肃省书画家协会工艺美术师、麦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艺人,他曾受邀参加了许多作品展出活动。2011年,李淑娅为天水电视台创作《行游天水》《福》等剪纸作品;2015年,李淑娅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在麦积区文化馆展出;2017年,李淑娅参加了麦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展出《福寿喜》《金鸡报晓》《猴》《梅花》《十二生肖》等作品。作品《十二生肖》还被收录于《天水市牡丹书画院建院十周年会员作品集》和《甘肃当代书画艺术家典库》。
“一直爱好剪纸,只要能在纸上画出的,她肯定能剪出来。”李淑娅的爱人向记者说道。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一剪便是六十多年。记者看到,李淑娅老人家里的墙上,随处都挂满了剪纸作品。这些剪纸作品或线条起伏有致,色彩明快鲜艳,构图新颖别致;或画面繁简结合、虚中有实、静中藏动。


李淑娅向记者介绍说,对《十二生肖》这幅作品,她还有更高的追求,她想把每一个生肖用多个不同的造型再次表达出来,创作独属中国的生肖剪纸文化,目前生肖猴已创作完成。


一张不大的红纸,一把用了多年的剪刀,一双灵动的巧手,如今72岁的李淑娅依旧在剪纸道路上前行着。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像李淑娅老人这样的倾心倾力,更需要新一辈的传承与发扬。
“我是麦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想多教些学生,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老人对记者说道,眼里满是坚定。【编辑:刘美莉】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