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麦积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显著,环境更加优美,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这是奋斗的五年,也是辉煌的五年。从今天起,麦积融媒各矩阵平台开设“巡礼‘十三五’专栏,集中展示麦积区经济社会、脱贫攻坚、人本民生、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敬请关注。
【巡礼“十三五”】之:麦积区 碧水蓝天间的惬意生活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世忠)深秋时节,沿着蜿蜒宽阔的310国道,我们走进三岔镇闫西村。蓝天白云下,错落有致的砖瓦房高大敞亮,水泥巷道干净整洁,院舍门口各种时令鲜花朵朵似锦,垃圾桶排列有序,村前碧流潺潺,村后青山环绕,四围鸟鸣啁啾,俨然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

闫西村环境治理,只是麦积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这一攻坚战、塑造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时期,麦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重点,累计投入环保资金约4亿元,扎实有效整改环境突出问题,努力补齐环境保护工作短板,以强有力的制度措施作为环境治理的“组合拳”,真金白银推动环保项目,久久为功,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深刻体会。

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要求。五年来,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重点区域联防联控,瞄准源头精准发力,强化督导问责,加大对华瑞、典盛集中供热企业监管,严格煤质监测报告等要求,加强在线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监管,先后对近200台燃煤锅炉拆除改造,完成城郊区等共计2.1万余户“三改一补”工程,围绕道路扬尘、餐饮油烟、垃圾焚烧等工作内容强化网格化管理及日常巡查监管,携手天水京环公司为市民营造出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整治施工工地近40家,查处散装货物及渣土运输车辆60辆,依法关停5家无证煤炭经营户,制止“四烧”行为60余起。

五年不断攻坚克难,成效令人鼓舞。截止2020年10月,剔除沙尘影响,全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SO2和NO2平均浓度分别下降到11微克/立方米、25微克/立方米,另外CO、O3平均浓度较2015年以来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35%,PM10、PM2.5平均浓度均达到省、市控制目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四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新麦积正向我们稳步走来。

每天晚上,劳碌了一天的五龙镇陈家湾村村民张建国喜欢沿着田埂转一转,透透风,呼吸呼吸香甜的空气,消除一天的劳累。“这几年,空气明显变的好多了,晚上看星星都比以前亮。”谈起空气质量改善,张建国深有感触。

有效推进水污染防治,提高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意义重大。五年风雨兼程,全区上下不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持续改善水源地周边环境,完成罗峪沟等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伯阳桥断面等地表水考核断面综合评价结果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投资近5000万元,铺设的新阳镇排污管网、琥珀镇琥珀家园等新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站,让困扰人们多年的生活污水终于得到有效治理;河(湖)长制的严格落实,对辖区内渭河沿线50余个入河排污口的全面整治,河道及两岸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让逐渐恢复了丰满身姿、蜿蜒在青山脚下的渭河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动写照。

“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这一切身感受,在麦积人身上正变的越来越真实。绿树成荫、微波粼粼的翠湖公园内白鹭、绿头鸭等久违的水禽流连嬉戏;泛舟马跑泉公园湖上,游人的笑颜和郁金香的花朵灿烂了阳光、愉悦了心情、芳香了日子。

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凝聚着麦积区委、区政府为全区人民子孙后代造福的不懈奋斗: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环境监管并开展自行监测,及时核实天水玉隆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信息,深入推进锦天氧化锌厂等20余家企业排查整治;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个;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脏乱差”治理,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长效机制.....五年努力,全区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大地一派盎然生机的优美画卷徐徐铺开。

从山川到河流,从乡村到城镇,麦积区正焕发出崭新容颜。

“十三五”即将落子收官。站在新征程上,麦积区将以更加昂首奋进的精气神,矢志不渝把全区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之以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增添鲜绿底色。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