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以来,麦积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区年度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内容,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紧盯一个主题,把握一条主线,增强四种意识,突出五大重点”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措施保障、狠抓落实落细,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

强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
麦积区按照省、市要求,结合重点工作,科学系统制定学习计划,印发了《麦积区委中心组2017年学习安排意见》。区委理论中心组组织集体学习12次,先后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脱贫攻坚、深化改革、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风险矛盾、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学习。在区委中心组的带动下,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均达12次及以上,参学率98%以上。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麦积区组建区委讲师团,深入镇、街道、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开展宣讲辅导总计120余场次,及时准确、深入广泛地把党的政策理论和十九大精神普及到党员群众之中,实现了全区理论宣讲的全覆盖、广覆盖。特别是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李建华副主任、敦煌研究院王旭东院长、天水市委书记王锐为全区干部群众进行了宣讲辅导,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省、市两级宣讲带动下,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宣讲精神传达学习活动,形成了全区上下学习贯彻党的政策理论精神的浓厚氛围。

2017年以来,麦积区在思想政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领域、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组织撰写了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调研报告28篇;特别是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召开为契机,在全区组织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关天经济区建设”、“陇山文化”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活动,筛选上报“陇山文化发展论坛”征文13篇,为麦积宣教系统谋划工作、制定措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参考价值。

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网络舆情管控
2017年以来麦积区认真履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先后2次在区委常委会上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有关情况;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召开了全区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全区防范和警惕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推进会、全区党建座谈会。对全区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宣传部的总体要求,麦积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麦积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麦积区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麦积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贯彻落实〈天水市麦积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专题督查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全区各级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保证了全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麦积区委理论中心组先后2次集中学习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内容,为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作出良好示范。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考核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深入开展了“打黄扫非”进基层、清理涉军有害信息和清理问题地图等专项整治活动。
麦积区认真对全区152家网站进行了网上监测和有害信息排摸,对68家不规范网站按程序及时给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建立健全了《网站安全维护运营制度》,设置了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链接,畅通了举报通道。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建立舆情收录登记台账,共监控舆情信息660条,报送《舆情专报》22期。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维护管理,针对“蠕虫”式勒索病毒第一时间以发布应急措施,指导全区网民和各单位进行漏洞修复和病毒应对清除,确保了全区党政机关单位及广大群众利益不受侵害。

内宣外宣全面发力,主流舆论不断壮大
依托于麦积新闻网和天水麦积发布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麦积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新面貌。2017年以来,共开设了“精准扶贫”“两违整治”“项目直击”“环保动态”“文明城市创建”“喜迎十九大”等20多个专题专栏,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批篇幅大、质量高和有影响力的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特别是针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九大,广泛开展了“砥砺奋进的五年”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报道我区在经济、社会、民生、医疗、教育等方面五年发展的成就,进一步提振了全区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共在麦积新闻网发布各类信息2200条,中新网、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中国甘肃网、甘肃新闻网、天水日报等省市媒体转发840条,其中2篇新闻报道获天水市第22届新闻奖二等奖荣誉称号。
依托省、市媒体优质资源平台,以麦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推介和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为抓手,积极对外宣传推介麦积,精心制作《魅力麦积》等宣传专题片、短视频5部,积极宣传推介“羲皇故里”寻根祭祖游、百里石窟艺术走廊游、陇上江南生态休闲游等旅游品牌;大力宣传推介以“花牛”苹果为代表的我区优质农产品,刊发、推送相关宣传报道40余篇;开展了中国龙舟公开赛等体育赛事的系列宣传报道,相关新闻被中央和省级媒体轮流转发,有力地提升了麦积知名度。积极主动加强与各级媒体的交流合作,先后接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30多批次500多人次,协助配合完成了《航拍中国》、《中国兵道》、《任法融和他的丝路仙都》等栏目以及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宣传联盟在我区的拍摄任务,进一步提高了麦积的关注度和知名度;特别是在我区取景拍摄反映精准扶贫工作的电视剧《苦乐村官》在央视8台、1台轮番播出后,积极组织在拍摄地红崖村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演出和网络、电视、社会等各层面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借助央视等中央媒体的影响力,全面展示麦积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貌。 2017年以来,麦积区先后组织公安、教体、城管、网信等部门联合处置重点舆情28起,积极妥善做好了垃圾填埋场污染环境、校园欺凌、城管暴力执法、河道违法采砂等社会热点舆情的引导工作,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舆论氛围。

推进文明创建,构建精神高地
麦积区在翠湖公园、天河南路、马跑泉中心大道、马跑泉市政广场设置以24字核心价值观、12生肖、24节气、农耕文化、传统美德等为内容的主题宣传栏、雕塑、景观小品、户外广告牌500余块(处),建成了主题公园、主题街,成功举办了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十大创建行动现场会。同时,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在商场、社区、村组等场所,刊登宣传标语3000多条,发放核心价值观传单5万多张。
制定印发了《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麦积区推进计划(2017—2020年)》和《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麦积区实施方案》,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麦积区动员大会和网格化管理培训会,印发创城简报42期,设置宣传标语40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倡议书》5万余份,开展联合督查三次,促进了各项创建任务的有效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显著,新阳镇胡大村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麦积区实验小学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市九中、区城管局、区卫计局、红旗路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在各宾馆、饭店、景点等公共场所悬挂文明旅游宣传画30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共推荐道德模范候选13人、美德少年候选12名、文明家庭候选12户、文明服务窗口候选12个,组织开展了网络投票活动。同时,从全区各行各业推选“最美甘肃人物”16类73人、“最美天水人”21人、“天水好人”22人、“首届天水文明家庭”5户、“第五届天水美德少年”候选人8名,其中新阳镇胡大村胡勤真入围2017年“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候选人。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了网上清明祭英烈、“庆六一”文艺演出、“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成果丰硕,其中麦积区实验小学校长史健荣获全国第四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打造文艺精品,增强文化自信
以春节、伏羲文化旅游节和党的十九大召开为契机,组织开展大型文体活动20余次,成功举办了“庆新春社火汇演、卦台山民间公祭、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电视垂钓直播精英赛、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翠湖之夏系列文艺演出、喜迎十九大文艺晚会等一批精品文体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六进”工程,举办了元旦书画展、迎春书画展、“书香麦积”全民阅读、“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文化活动20多场次,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
以“山水麦积、祭祖圣地”为旅游主题形象,精心制作旅游宣传专题片10部,出版了《麦积旅游文化研究》《卦台山》和《麦积文化旅游丛书》等一批文化旅游著作。区秦剧团顺利完成转企改制,创作了现代秦腔曲目《怀恩寻母》,及被文化部艺术科技研究所列为优秀推广剧目的《为了子孙》;编撰了《麦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编》和《街亭与文麦积化》。积极向上推介全区优秀文艺作品,认真组织申报“第三届麦积山文学艺术奖”,推荐各类文艺作品18件,推荐个人成就奖4人;积极争取全省“文艺百粒种子”扶持资助项目,共向上推荐文学作品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