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闫鹏飞)近日,记者在麦积区街亭村发现一块乾隆年间石碑,经天水师范学院有关专家初步认定,该碑是一块珍贵的记载乾隆年代街亭税收和杜甫文化的石碑。
这块汉白玉石碑有400多字,为清代乾隆37年(公元1772年)5月所立。经天水师范学院古汉语专家王廷贤教授断句的原文是: “公建《仁明囗博、焦大老爷截止伐木税德政碑》当闻古良史与民兴一利不如除一害,盖利囗利囗也难周,而害之贻患也易遍。如我街亭,古幽楼地,山环水绕,见赏达人.其囗丛郁,非有径寸之栋梁,其往杂还,非有通行之水陵。仅饶薪炭之资,兼当材木之用。……兹于乾隆三十六年间,复有刘朝栋藉端滋扰,赴镇复行收税,乡保、庄头等,因贻害穷民。具恳恩主博、焦大爷案下,断令照依旧例遵世间行,刘朝栋不得在街亭权木行之税,嗣后亦不可开木税之行。一时穷乡僻壤,无不歌乐,慕而颂囗召者泪……公又善于诗,酷慕少陵。其囗街亭,当千古有同情也……”
该碑文字迹基本清楚,王廷贤教授等初步研究后认为碑文的大意为:乾隆年间,街亭树木茂盛、水陆运输发达,村民多以伐木为生。但有个别官员冒国家之名,在这里征收伐木税。当地一位名叫潘应海的官员报请上级官员后,下令地方官今后不得在街亭收税。当地村民听到这一消息后高兴万分,称赞地方官员清正廉洁,说“公又善于诗,酷慕少陵。其囗(残缺)街亭,当千古有同情也。吾侪乡居,因勒石,以记上德,且作永鉴。”
从发现的地方来看,该碑有可能印证街亭现存子美堂,就是史记中的子美堂。这块碑的发现见证了清代乾隆年间地方官员和当地群众对诗圣杜甫的爱戴,也见证了杜甫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耀说,《秦州志》上对于子美堂建筑情况有较为全面的记载,这一发现对研究天水地方文化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