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兰州市民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本报兰州讯(记者陈晓军)兰州空气连续数天受到严重污染,引起广大市民的不满,也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12月28日,兰州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省市联席会议在兰州召开,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作了部署,表示要增加环保投资,加大整治力度,下决心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2006年兰州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进入12月份后,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气超过往年。截至12月26日,主要污染指标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均值下降19%,污染有所减轻,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上升28.9%,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上升17.5%,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兰州冬季雨雪量少,静风率高、逆温层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特别是燃煤量剧增,汽车尾气排放、拆迁工程增多,城区周边大规模平山造地和道路建设,都增加了尘源。
副省长杨志明在会议上指出,防治兰州大气污染,要重点落实六项措施,一要加快集中供热和管网配套等重点工程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范围;二要推广清洁能源,新建30座加气站,加快锅炉“煤改气”,加快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的“油改气”,解决好燃煤锅炉和小火炉的污染问题,抓好汽车尾气治理;三要采取围栏、洒水降尘等措施治理建筑拆迁扬尘,避免市区内的二次扬尘污染;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兰州市周边农村沼气化工程,抓好城乡接合部燃煤小火炉的治理;五要坚决关停和整治兰州周边污染严重的小电石、小铁合金、小钢铁、小水泥、小砖瓦等“五小”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淘汰落后,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六要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预警机制,努力形成省市政府推动、企事业单位行动、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新闻媒体监督的有效防治机制,用3到5年的时间,使兰州大气环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