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由天水市教育局主办,天水在线网站、天水市浙江商会承办的评选“十佳”最美幼儿教师活动前期初评和采访工作告一段落。为了保证评选的公正、公平,市教育局、天水在线网站和天水市浙江商会组织人员对报送人员进行审查初选,确定30名最美幼儿教师候选人和最美乡村幼儿园的名单。
市教育局和天水在线组织专人深入候选人和推荐的最美乡村幼儿园进行了实地采访,拍摄了大量图片资料,撰写报道稿件,用生动鲜活的事例真实反映了全市幼儿教育的巨大变化,再现了一线幼儿教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展示了全市幼儿教师队伍的风采,同时也总结提炼了我市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鲜活经验。从今天起,天水在线以图文并茂形式陆续推出十佳“最美幼儿教师”候选人和最美乡村幼儿园的先进事迹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记秦安县第二幼儿园教师蔡怡惠

蔡怡惠,女,自2000年8月起任教于秦安县王尹中心小学,2010年4月至今任教于秦安二幼,辛勤耕耘了六个春秋。

作为一名转岗幼儿教师,为了尽快实现从小教到幼教的角色转换,一方面,她通过学习分析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注重操作层面的基本技能技巧的提升,从幼儿晨间接待、课间室内室外活动组织、上午入园、游戏活动、下午离园等,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的进行学习。并且采用情境摹拟的方式,直观地掌握了与幼儿交流的技巧,例如:蹲下来、轻声说、摸摸小脑袋、拉拉小小手、纪律口令等等。

她喜欢孩子,总是用一颗质朴的爱心呵护着每一位孩子。班上一个名叫煜煜的小朋友,刚入园时由于年龄小,天天大声哭喊,她和煜煜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到煜煜有点自闭,平常只在家里玩,没有朋友,家长也都比较溺爱孩子为了让孩子成功度过入园焦虑期,她从网上搜集了有关孩子入园焦虑和家长所需做好的准备等材料交给他们,并鼓励他们坚持送孩子入园。接下来她每天都亲自从家长手里把他抱过来,带着他在活动室里走一走,以此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在怀里拳打脚踢的哭,可当抱着他扮老鹰捉其他小朋友时,边跑边喊:捉到了,捉到了!他也情不自禁地张开小手喊:抓,抓!孩子和她的距离一点点拉近了,再入园时哭声平静了许多,看着孩子的进步,妈妈也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她。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每学期开学前,蔡怡惠都要将室内环境根据孩子发展水平布置成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阅读区等各个区域,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区角创设目标来投放材料。如在“配对”练习的区角投放大小瓶盖,在美工区投放旧光盘、果壳、豆子、毛线头、旧报纸、彩色手工纸、橡皮泥等。在建构区投放各种积木、纸盒、饮料瓶、果冻盒等,根据幼儿年龄不同,她投放材料的数量也随之变化。穿珠子、用小勺喂食、夹纸球等材料同时投放两三份,保证了区角材料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平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户外活动器械,如用饮料瓶制作梅花桩、拉力器、高尔夫球、踩高跷、跨栏,用废油桶制作投篮、手推车,用硬纸箱制作二人三足、机器人等,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活动资源。

作为骨干教师,蔡怡惠老师带动教师进行研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学习,与其他教师一起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她的指导下,园内张小丹、王喜进等老师在县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蔡怡惠老师立足本园实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开展了可利用的民间游戏,如在大班开展斗鸡、抬花轿、跳方格、跳绳、滚铁环、推小车等。在中小班开展石头剪刀布、打沙包、揪尾巴、城门几丈高、拉大锯、炒豆豆、翻线线、五门开开、丢手绢等游戏,使幼儿在自发的状态下乐于游戏,在操作中探索发现,寻找答案。

蔡怡惠老师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利用递小纸条、电话联系、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汇报孩子的点滴进步,使家长从事实中对教师的各种工作产生信任,开始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实现了家园共育。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蔡怡惠于2010年被评为天水市骨干教师。2012年参加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研修时,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14年天水市第二届学前教育新课程教学创新课例评选活动中,她讲授的课例《大灰狼娶新娘》获得了二等奖。同年,被秦安县委、县政府授予“园丁奖”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