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仿名牌饮料等问题食品后,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紧急动员、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市、县、乡三级联动,在巩固市食安办开展的春节期间清理整顿农村伪劣食品饮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扎实开展了仿名牌饮料等假劣问题食品清理整顿工作。
(一)认真安排部署。3月16日早晨,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分别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安排仿名牌饮料等假劣问题食品清理整顿排查工作,要求各县区对辖区内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等重点地区,在春节期间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全面清查,深入排查清理仿名牌饮料等假劣问题食品。对可疑食品、饮料及时进行抽检,并向产地监管部门发函协查,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积极开展督导检查。3月16日至19日,全市食药监系统、工商系统监管人员放弃双休日,在巩固辖区内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全面清理、排查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掌握线索,延伸清查触觉,将清理整顿重点放在了农村地区,逐家逐户进行走访、排查,深挖隐藏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问题食品。市食药监局派出三个督查组、市工商局派出四个督查组,深入五县两区全面开展了仿名牌饮料等假劣问题食品清理整顿督查工作。督查组以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严厉查处经营无合法来源和仿名牌食品行为,下架处理和依法立案查处为重点,开展了全面监督检查。截止19日17时,督查组清查出“承德杏仁露”、“六个果仁核桃”等标签标识不规范、不完善,产品名称标注不符合要求等疑似问题产品607箱。

(三)协调联动,县区全面开展清查行动。作为3.15晚会曝光的重点地区,3月16日,秦安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主持召开了3·15晚会曝光疑似问题产品前期清查汇报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从即日起大力开展疑似问题产品和食品饮料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秦安县工商局和食药监局分工协作,分别负责县城区域和各乡镇的清查工作,严格实行“日报告”制,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假维权专项清查集中行动”。截至18日下午3时,共出动执法人员311人次,共检查食品经营户583家,共查扣“承德杏仁露”、“纯珍无糖杏仁露”、“六个果仁核桃”等标签不规范、不完善,产品名称标注不符合要求等疑似问题产品381件。麦积区食药监和工商部门在中滩、石佛、渭南片区进行联合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过期食品7种148袋(瓶)现场全部监督销毁。其他县区也积极动员,迅速展开清查行动,对辖区范围内开展仿冒名牌饮品进行了专项检查。

截止19日17时,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395人次,检查经营主体6813户,清查出“承德杏仁露”、“六个果仁核桃”等标签标识不规范、不完善,产品名称标注不符合要求等疑似问题产品8006箱(袋、瓶);发现过期食品9种368箱(袋、瓶);查获涉嫌假冒茅台镇国宾酒、贵州国宾酒269件(1618瓶),货值金额15.47万元;立案查处7起。
(四)大力宣传,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群发短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我市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存在有销售价格低廉、标签标识“仿名牌”的饮料,该类产品商标上均标有“xx乳、乳饮料、乳饮品”等字样,容易与乳制品混淆,不具有乳制品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请广大消费者购买时注意“三看”,加以甄别。一看名称,凡是标示“乳饮料、乳饮品”的,不具备乳制品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二看配料,配料中无“核桃原浆、花生原浆”等的,产品蛋白质含量非常低,要慎重购买;三看商标,产品名称字号大小不一致的,如“花生露”几个字用大号字体标示,“乳饮料”用小字号标示的,涉嫌欺诈,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

(五)认真梳理仿名牌饮料的品种和分布。全市共清查出涉嫌仿名牌“承德杏仁露”、“纯珍无糖杏仁露”、“代代佳核桃花生露”、“六个果仁核桃”、“六个石磨核桃”、“高钙核桃乳”、“亿豪牛中老年高钙”、“经典核桃”、“特伦牛奶”等标签标识不规范、不完善,产品名称标注不符合要求等疑似问题产品29种,其中“高钙核桃乳”、“承德杏仁露”、“纯珍无糖杏仁露”、“代代佳核桃花生露”、“六个果仁核桃”、“六个石磨核桃”、“豆加豆豆奶”7个品种为3.15晚会曝光的涉嫌仿名牌产品。这些产品在各县区不同程度存在,“承德杏仁露”主要分布在秦安县、秦州区、武山县;“代代佳核桃花生露”主要分布在秦安县、麦积区、张家川县;“高钙核桃乳”主要分布在秦州区。
目前,清查专项行动正在进行。食药监和工商部门将紧盯源头、瞄准仓库等核心区域,进一步核查上游供货商,挖窝端点,查办大案要案。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