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事新闻>>国内>>正文
北京:重污染预警解除 蓝天回归空气质量优良(图)
(2014-2-27 8:58:35)  来源:新华图片  打印本页

2月27日清晨,雨后的北京雾霾消散,重现蓝天。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2月26日,路人撑着伞站在北京西单老佛爷百货门口。当日傍晚,北京迎来今年首场春雨。据中央气象台预测,受南下冷空气和弱降水天气的影响,预计26日夜间开始,华北、黄淮等地的霾将自北向南明显减弱或消散,霾的范围将明显缩小。中央气象台于2月26日18时解除霾黄色预警。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2月26日,两名路人骑行在北京景山前街。当日傍晚,北京迎来今年首场春雨。据中央气象台预测,受南下冷空气和弱降水天气的影响,预计26日夜间开始,华北、黄淮等地的霾将自北向南明显减弱或消散,霾的范围将明显缩小。中央气象台于2月26日18时解除霾黄色预警。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2月27日清晨,雨后的北京雾霾消散,重现蓝天。中新网记者 张龙云 摄

2月27日清晨,雨后的北京雾霾消散,重现蓝天。中新网记者 张龙云 摄

2月27日清晨,雨后的北京雾霾消散,重现蓝天。中新网记者 张龙云 摄

2月27日清晨,雨后的北京雾霾消散,重现蓝天。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2月27日清晨,雨后的北京雾霾消散,重现蓝天。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昨天(26日)24时,空气重污染预警在持续生效了156个小时后终于解除。昨天傍晚,淅沥沥的小雨开始在京城飘洒,伴随夜间冷空气的主体登陆,三四级的北风拍马赶到。今天白天,京城在被重污染折磨了七天后,终于迎来久违的蓝天和白云,全市的空气质量预计达到优良水平。

  昨天白天,重污染在控制了北京将近一周后上演最后的疯狂,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不足1公里,部分地区甚至低于500米。中午12时,监测数据显示,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怀柔、顺义、昌平等地区,PM2.5平均浓度高达每立方米580微克左右;西南部的房山、门头沟等地,PM2.5浓度也普遍达到每立方米530微克;城六区、东南部的通州、大兴地区,PM2.5浓度也普遍达到每立方米500微克。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解释,昨天浓度水平的明显升高,主要是由于整个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处于静稳状态,而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积累的污染物就越多,浓度自然也就越高。

  雾霾在做最后的挣扎,北风这位“救兵”也快马加鞭奔赴京城。昨天,“气象北京”一步步跟踪冷空气的脚步:12时,冷空气前沿抵达河北西北部地区;大约14时,佛爷顶的瞬时风速已达每秒11米;15时,冷空气前锋抵达北京西北部山区;15时40分,冷暖空气正在延庆“交锋”,延庆率先出现降雨。

  与此同时,随着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的特点,各个地区的能见度也在不断好转,全市各区县气象台站依据本站的天气变化情况,先后解除相关预警信息。16时,延庆县率先解除霾黄色预警信号,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昌平、门头沟、石景山、海淀、顺义、朝阳、丰台相继解除了霾橙色预警信号,直至18时40分,市气象台最终解除生效了将近六天的霾橙色预警信号。

  从18时左右开始,西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先升一步”,PM2.5浓度已经从上午的每立方米500多微克“跳水”至每立方米164微克,19时继续降至每立方米103微克,跌至轻度污染水平。同时,其他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在逐步好转,城六区的平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143微克,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降至每立方米200多微克。到20时,大部分站点的PM2.5浓度已经跌至每立方米100微克以下。

  冷空气的威力真是不小。截至22时,城六区的PM2.5浓度已经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西北部的昌平、延庆地区,PM2.5浓度只有每立方米32微克;东南部的通州、大兴等地,PM2.5浓度也降至每立方米63微克;西南部的房山、门头沟地区,PM2.5浓度在每立方米54微克左右;只有东北部的怀柔、密云、顺义等地PM2.5浓度相对较高,平均在每立方米165微克左右。随着冷空气的影响,全市的空气质量在夜间将进一步改善。

  此次冷空气也给京城带来了马年的第一场降雨天气。昨天15时至20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毫米,城区平均1毫米,东北部较大平均1.3毫米,东南部1.1毫米,西南部0.9毫米,西北部0.6毫米,平谷玻璃台最大,降水量达到3.3毫米。

  昨天24时,空气重污染预警正式解除。根据预报,今天白天,本市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污染物的扩散条件不错,空气质量将显著改善,达到优良水平。而从目前来看,未来一周,京城的天气条件都比较乐观,在经历了一周的重污染之后,北京将尽情拥抱久违的蓝天白云。

  热点追问

  追问一

  为何未发红色预警?

  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规定,当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时,应当发布一级红色预警;当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时,应当发布二级橙色预警。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对北京来说,在此次重污染过程中,没有连续3天空气质量指数超过300以上或PM2.5浓度达到每立方米250微克以上,即严重污染的水平,因此没有达到发布红色预警的标准。总体来说,此次重污染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20日至22日头三天,由于地面持续受偏南风影响,加上湿度较高,逆温比较强,污染物的浓度维持在每立方米200微克至300微克,交替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水平;到23日和24日这两天,由于受到明显的偏东风影响,污染浓度水平略有改善,部分地区的浓度水平降低到每立方米200微克以下,没有普遍达到重度污染,相当于重污染在中间喘了口气;到24日夜间至昨天,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严重污染级别。

  总体来看,空气质量并没有出现连续3天严重污染的情况,未达到发布红色预警的条件。

  追问二

  此次重污染有何特点?

  张大伟分析,此次持续性的污染过程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污染发展及演变的过程迅速,19日的白天全市的空气质量还是良好水平,但在19日夜间到20日夜间这24小时里,本市的平均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30微克增长到每立方米300微克,一下子增长了10倍;二是持续时间长,长达七天,这也是从2013年1月1日本市正式按照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空气质量监测至今,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之前最长的一次是去年1月份的5天重污染过程;三是属于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通过环保部的卫星遥感监测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覆盖我国中东部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京津冀地区出现典型的区域性重污染过程,不过对于区域传输占污染比重的多少,从定量上来说还需要时间和科学手段去分析,但从定性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次比较重的污染过程都发生在偏南风、偏东风的影响下,而北京在整个京津冀等大范围的区域性污染中,必然会受到区域传输的影响。

  此外,这次重污染过程除了水平方向上大面积污染外,监测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也观测到一些特点,如有一个海拔1300米左右的百花山研究性监测站,该站点的浓度水平也达到重度污染,即污染物浓度超过每立方米200微克。这表明,随着污染物排放的不断积累,在垂直方向上也扩展到比较高的空间。

  追问三

  是什么形成了这次雾霾?

  市环保监测中心通过对PM2.5成分的实时监测发现,在此次重污染过程中,成分最高的还是有机物、硫酸盐和硝酸盐三大类污染物,各占20%多,在PM2.5浓度里占到了60%多的浓度水平,也是形成重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张大伟进一步解释,从这三大类污染物的来源看,硫酸盐主要来自燃煤,北京正处于采暖季,有很多煤炭燃烧后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同时也会直接排放一部分硫酸盐,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在高湿度的情况下,转换生成PM2.5;而硝酸盐则主要来自于煤炭、石油的燃烧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从总体来看,硝酸盐在这次污染中的比例也是相对较高的;至于有机物,则包括煤炭的燃烧、石油类的燃烧等,主要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还有就是露天垃圾焚烧、餐饮油烟、化工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也会形成有机物的前体物,之后在空气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有机物。

  从此次重污染的过程来看,主要的污染成分和来源还是燃煤、机动车、相关的工业生产过程及日常生活排放的有机物等。

  追问四

  应急预案落实了吗?

  自《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实施以来,这是本市第一次启动黄色和橙色级别的预警。在应急过程中,市级、各部门、各区县共出动105个督察组及时跟进,深入督查,各司其职。不过,在预案措施的落实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城乡结合部存在露天烧烤和焚烧垃圾行为,个别工地扬尘措施不到位,个别燃煤锅炉还存在超标排放的情况。市环保局副局长姚辉表示,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已责令相关单位整改,如锅炉超标排放的单位将接受高限处罚。

  姚辉透露,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应急指挥部将根据这次“实战”情况,总结经验,寻找不足,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的落实。

  追问五

  应急措施起作用了吗?

  张大伟表示,针对应急措施对空气质量产生的效果,从定量的评估分析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科学手段,但从定性上来看,其积极的效果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在发生持续性重污染期间,大气环境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物扩散能力基本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维持原来的排放水平,那污染物浓度肯定会持续快速升高。而在采取措施以后,污染物的增幅速度和最后到达的峰值,都会有所放缓和降低,这也是采取重污染应急措施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在极端的气象条件下,重污染应急过程实施了各种限制减排措施,根本是为了减缓污染物的积累和污染的加剧过程。”姚辉说,在应急状态下采取减排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更多的功夫还应下在平时,只有严格按照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84项任务落实各项污染减排措施,才能保证最终实现空气治理的目标。(北京日报  记者 骆倩雯)

摄影相关图片
登石门赏雪景(组图) 麦积山雪景醉游人(图) 走进太石村拍马社火(图) 天水迎来马年第二场雪(组图) 秦州大地正月十二耍社火(图) 马年首场降雪(组图) 走进后川看社火(组图) 走进梅江村拜早年(图) 踏雪香积山(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