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成果赋能县域灭火救援能力新提升
——甘谷县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基地化轮训见实效

新甘谷讯【通讯员王俊】4月24日,天水市消防救援支队在甘谷县消防救援大队召开县域灭火救援能力提升研讨会。为拓展会议成果,甘谷县于5月15日正式启动乡镇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基地化轮训工作。此次轮训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系统性、实战化的培训,全面提升乡镇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高位推动,精心部署,夯实轮训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轮训工作,要求以“防早防小防初、灭早灭小灭初”为目标,打造“有生命力、有战斗力”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县安委办制定并下发《全县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基地化轮训工作方案》,明确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指导思想,聚焦常见灾害事故特点,将微型消防站和乡镇应急救援力量纳入联勤联训范畴,通过分批次实景化培训和实战化训练,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

聚焦实战,精准施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轮训紧扣“实战化”导向,采用“理论授课+实景训练+实操演练”三位一体模式,全方位锤炼参训人员应急技能。系统讲授应急事故处置理论、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及火灾隐患识别与排查等基础知识;在实景训练环节,参训人员依托营区训练设施,通过随机抽题模拟真实灾害场景,设置火灾隐患排查室重点开展火灾隐患排查专项训练,包括电气线路检查、易燃物堆放规范、楼梯间堆放杂物、消防设施状态评估等内容,并结合动态场景演练隐患整改流程。同时,通过组织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等实战科目,针对性解决部分队员经验不足的问题,带训人员采用“一对一”指导、轮流操作和现场纠错,确保参训人员熟练掌握技能。此外,同步开展固定消防设施操作、消火栓、灭火器、山地摩托车和手抬式机动泵使用、黑暗环境下紧急避险体验、个人自救能力和多种类型火灾事故处置卡牌实战推演等“互动式”演练,全面提升参训人员在复杂环境下的风险预判与应急处置能力。
严格考核,闭环管理,确保轮训取得实效。通过“训前有计划、训中有监督、训后有考核”的闭环机制,确保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战斗力。轮训结束后将组织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考核结果向各乡镇通报,并呈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切实以考核“指挥棒”倒逼责任落实。培训期间,严格考勤制度,严禁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确保参训人员全身心投入学习。同时,强化安全管理,在实景化训练中设置安全观察员,全程监督操作流程,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成效初显,展望未来,构建基层消防新格局。通过各乡镇交流学习,促进经验共享,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将消防宣传工作纳入培训考核指标,要求各乡镇每月定期开展消防宣传培训,组建消防志愿服务队,确保宣传工作与培训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截至目前,全县乡镇应急救援力量基地化轮训理论教学和实操演练已开展3期,全县共计15个乡镇已全部轮训,参训人员均能熟练掌握基础消防器材操作和初期火灾处置流程,应急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
此次轮训是甘谷县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生动实践,下一步,甘谷县消防救援大队将以此次轮训为起点,持续深化基地化轮训工作机制,推动乡镇应急救援力量与专业消防队伍无缝对接、协同作战。同时,聚焦“全灾种、大应急”需求,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全面提升基层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