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讯【记者黄鑫】清晨的薄雾中,63岁的王老汉蹲在辣椒地里,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翠绿的辣椒苗。这个动作他重复了四十多年,但今年的心情格外不同。“苗子比往年都壮实,准能卖个好价钱!”他咧开嘴笑了,黝黑的脸上皱纹舒展开来。在甘谷,像王老汉这样靠着辣椒、花椒、苹果这“三件宝”过上好日子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的笑容,正成为这片土地最动人的风景。

走进甘谷的田间地头,你会明白这里的农产品为何如此特别。年均2100小时的充足日照,15℃以上的昼夜温差,加上富含矿物质的黄土,共同孕育出了辣椒素含量1.2%的甘谷辣椒、挥发油含量6.5%的甘谷花椒、糖度14%以上的甘谷苹果。这些数字背后,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特别眷顾,更是几代甘谷人精心培育的成果。如今,全县辣椒、花椒、苹果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2万亩、22万亩和36万亩,综合产值突破56亿元,曾经的“土特产”真正长成了富民“大产业”。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田间。在白家湾乡的康苹果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分选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每个苹果都要经过12道检测工序,按照糖度、色泽、大小被精准分级。这样的场景,放在十年前简直难以想象。“我们建立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企业负责人康兰兰的话语中透着自豪。如今在甘谷,类似的深加工企业已有20多家,年加工农产品超过11万吨,让农产品的价值成倍增长。

更令人惊喜的是,互联网让甘谷的“三件宝”飞出了大山。在农小胖农业科技公司的电商运营部,90后运营主管小李紧盯着不断跳动的销售数据:“今天上午就接了300多单,最远的一单要发往海南。”近年来,甘谷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培育电商主体500多家。2024年,全县“甘味”农产品销售达20.72万吨,销售额达到7.9亿元。一根网线,连通了甘谷的田间地头和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行走在甘谷的乡村,你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朝气。在大庄镇瑞扶祥合作社,赵大娘一边麻利地包装花椒,一边算着账:“我家5亩花椒,加上在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挣七、八万元。”更让人振奋的是,近三年有3000多名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正在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年轻人的回归,让古老的农业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每当金秋时节,甘谷迎来最热闹的时候。“丰收节”“花椒节”“苹果节”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在体验采摘后,大量外地游客抢着预订、购买“甘味”农特产品,这些节庆活动,不仅拉动了消费,更让甘谷的“三件宝”声名远扬。

夕阳西下,站在甘谷的山坡上远眺。连片的果园、椒林在晚霞中熠熠生辉,崭新的加工厂房矗立在田野间,通村公路上的物流车辆川流不息。从靠天吃饭到智慧农业,从提篮叫卖到电商畅销,甘谷的“三件宝”正在书写着一个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正如老乡们常说的那样:“有了这三件宝,日子就像辣椒一样红火,像花椒一样麻香,像苹果一样甜蜜。”而这,或许就是乡村振兴最朴实的答案。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