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讯【记者王永吉】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在谢家湾乡鲜家坪流域,层层梯田宛如换上了“新衣”铺展开来,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曾经“休眠”的撂荒地正焕发出新的生产活力。

今年谢家湾乡肩负1.1万亩覆膜任务,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该乡精心组织和科学规划,及时调配保障物资供应,积极动员农户开展顶凌覆膜,为防止部分耕地长期撂荒,谢家湾乡积极推动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盘活撂荒地由村集体代管代种,形成集中连片饲粮玉米种植区域,为实现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筑牢坚实根基。
刘家河湾村便是谢家湾乡盘活撂荒地,变身“希望田”的生动缩影。正在组织村民开展春耕生产的刘家河湾村驻村干部潘海涛说:“去年我们对这个区域进行了撂荒地整治,大约有500亩。今年借助项目扶持,这些土地全部种植粮饲兼用玉米,不仅有效整治了撂荒地,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预计可为村集体创收30万元以上。”

近年来,谢家湾乡党委、乡政府始终将粮食安全视为重要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地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生产,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今年谢家湾乡共投入机械6辆,公益性岗位及志愿者110人。目前完成覆膜已逾6000余亩,全面完成后将使3100户农户受益。谢家湾乡通过唤醒“休眠”撂荒地,不仅让旱地重新焕发生机,也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