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讯1月7日,政协甘谷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委员协商议政发言大会上,来自各界别的12位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议政发言,建言献策。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根基
县政协委员孙珍
近年来,我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医环境明显改善,诊疗水平逐年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基层医疗服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目前我县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一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偏远山区医疗资源明显不足。二是医疗设施落后,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要。三是基层医疗服务人才短缺,尤其是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严重不足,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四是医疗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医疗质量管理和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方面还不完善,影响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加之信息化程度低,难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着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要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实现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通过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结对帮扶、专家坐诊、网络会诊等方式,让县级医疗机构切实带动基层医疗水平发展。同时,要推进医保政策协同发展,实现居民、职工医保政策的覆盖面、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门诊统筹等方面的一体化。
(二)着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条件。要优先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它们具备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时,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着力培养基层医疗服务人才队伍。人才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定向培养、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人才到基层工作。给予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同时,要继续引导省内外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着力改善服务供给质量,满足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需求。要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确保人才留在当地、用在当地。
(四)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水平。要全面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医保部门要积极探索、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多元化支付方式改革,如科学制定医保基金分配方案、优化付费结构、健全“特例单—”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激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同心同向发力,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不仅要注重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件提升。要加强基层医院的管理和服务创新,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包括完善的制度规范、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推动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同时切实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方便患者就医和医疗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基层医疗服务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就一定能够打造出一个健康、美丽、繁荣的乡村新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健康动力。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