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讯1月7日,政协甘谷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委员协商议政发言大会上,来自各界别的12位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议政发言,建言献策。

深化“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建设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县政协委员王娇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站位统筹谋划,高质量推进实施,高标准狠抓落实,扎实深入开展爱心扶孤、爱心助残、爱心济困等活动,形成了“在结对关爱中践行为民宗旨、在帮办实事中密切党群关系、在汇聚爱心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在落实政策中加固民生底板”的生动画面。省、市、县、乡四级结对干部5450人与5877名特殊困难群众建立了结对关爱,开展联系交流47368次,走访探视28688次,落实政策13303件,帮助解决困难1236个,帮办实事1462件,资助资金32万余元。特殊困难群众在结对关爱中与帮扶干部彼此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
尽管我县在扶孤助残济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困难群众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帮扶措施还不够精准,大多结对关爱措施还停留在捐赠物资、关心生活等方面;针对精神交流的办法还不够多;在结对关爱的典型宣传上还不够有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还需不断增强。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坚持用行动说话。从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殊困难家庭吃饭、穿衣、取暖等基本生活着手,常态化开展联系探访,以务实有力的行动深入到结对户内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全面了解关爱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在生产生活、上学就医、就业收入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动员社会力量为特殊困难群体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等,使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形成弱有所扶、弱有众扶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用真情结对。带着责任、带着感情,采取攀“亲戚”、交朋友方式登门认亲、结亲访亲,与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残疾人、特困人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用真心换真情,通过电话、微信视频、入户走访等方式,在与关爱对象促膝交谈中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全面帮助解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人员生活所需、精神所需、健康所需等急需问题,为其排忧解难,做到困难群众诉求有人听、心结有人解、遇事有人管、政策有人讲、困难有人帮。
(三)坚持用宣传引导。坚持物资帮扶、精神关爱、宣传政策一体推进,采取“扶志+扶智”相结合方式,主动当“爱心家人”“爱心爸妈”,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党在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养老保险、教育救助、医疗康复、住房保障、就业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关爱对象看得清家庭变化、收入变化,说得清“惠从何来”、讲得透“恩向谁报”,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发展信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困境,过好当下生活,走上致富之路。要积极争做“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的传播者、践行者,共同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宣传”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爱心甘肃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积极引导多方参与。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关爱行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结对关爱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个体户、企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结对关爱行动当中,继续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方面持续发力,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众的强大合力。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