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的大像山
王琪
四月八,对佛教界而言,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对大像山而言,又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节日。在甘谷民间,甚至把大像山直呼为四月八山。千百年来,这个披着佛祖光芒的日子,默默地守望着这座留着佛祖足迹的灵山,自然也只有这样的灵山,才配享这样的日子。日子滋润着灵山的香火,灵山收存着日子的故事,不离不弃,不多不少,佛祖坐了多久,日子就守望了多久。
大像山的四月八,是佛祖诞辰的日子,也是众生朝佛的日子。2600多年前的这个日子,佛祖释迦牟尼在北印度的一棵无忧树下隆重诞生,那一刻天乐鸣空,百鸟翔集,香风四散,花雨缤纷,香泉喷发,清洌甘甜,佛祖通体光明,七步莲花,刹时,天上吐出香泉为佛祖洗浴。这就是浴佛节的来历。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一节日在国内渐渐流行。《荆楚岁时记》云:“四月初八,诸寺各设斋,以五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这是我国佛教史上关于浴佛节的最早记载。这一天大像山的僧侣会把甘草茶煮成“香汤”,对释迦牟尼佛像匀水淋佛,对佛祖进行一次洗浴。浴佛即是对佛祖诞辰的纪念,更有醍醐灌顶,洁净众生灵魂,洗涤人心,除去污秽黑暗的寓意。因为佛的诞生,这天一便不同凡响,因为人的膜拜,这一天便香火鼎盛。佛因人的膜拜而佛光璀璨,人因佛的慈悲而人心向善。
四月八的大像山,是佛的大像山,也是人的大像山。这一天是大像山一年中最风光、最热闹的日子,有春和景明之致,流惠风和畅之韵,丁香花含笑,白皮松禅寂,游人如织,香客如云,大佛巍峨,佛光璀璨。这一天所有的山花都开放了,每一枚花瓣,都传递着精深的佛理,闪烁着浩瀚的佛法,所有的庙门都打开了,每一尊佛陀,都度化着庸庸的众生,唤醒着迷途的羔羊。万千的游人,带着天南地北的尘土,带着千差万别的祈愿,匍匐在大佛的脚下,跪拜于慈悲的佛前。璀璨的佛光,洞穿每一个人的灵魂,缭绕的香烟,净洗每一位游客的思想。佛号响起,唤醒沉睡的灵魂,木鱼传来,惊醒俗世的尘梦。
四月八庙会,是大像山与佛俱来的习俗。当佛祖沿着丝绸之路,匆匆东进之时,四月八,这个对佛教界举足轻重的日子,与佛祖一起留在了中国,留在了大像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个当初只为崇佛敬佛的特殊日子,漫漫地渗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溶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四月八大像山庙会,就是这样一个即有宗教文化,又有世俗文化的文化大庙会。邑人宋云熙先生曾赋《浴佛节登大像山》一诗,描写了这一盛况:乡村四月艳阳天,大像山前斗绮筵。携酒踏花人浩浩,披襟摇扇腹便便。惊心紫陌张文锦,沸耳黄莺乱管弦。尘世闲愁千万斛,一游一豫意超然。每逢四月八,大像山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佛光璀璨,盛况空前,每一条通往圣山的路上,都涌动着朝佛的人流,每一双寻找灵魂的眼睛,都闪烁着渴望的目光。游春赏景的人,参禅悟道的人,拈香敬佛的人,还愿圆梦的人,求财求子的人,出卖香烛的人,称骨算命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人数最多时,可达十余万人,陕西、河南、安徽、四川等十余个省市的商旅游客,咸集此地。山上僧尼煮香汤以浴佛,备素斋以应客。永明寺里,香雾缭绕,木鱼声声,僧尼云集,礼佛参拜,供养时鲜花卉,举行诵经法会。山下红尘万丈,热火朝天,正对着大像山的戏台上,锣鼓传情,高台教化,天水戏剧名角,以高亢豪迈的秦人之腔,上演一折又一折剧情早已熟悉的秦腔折子戏。戏场周围,沿途路上,卖吃喝的,摆地摊的,批发衣服鞋帽的,零售土特产品的,生意红火,十分热闹,鱼龙混杂的字画,真假难辩的古玩,虚虚实实的促销,以及中看不中用的花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应了那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
四月八的傍晚,一场洗山雨如期而至。这场春雨,从远古下到今朝,从今朝下到未来,它淋湿过古人,也淋湿了今人,也必将淋湿来者,它洗净了山上的红尘,也洗净了红尘的浮躁,它让智者生长智慧,也让愚者畅开心怀。春雨过后,大像山又恢复了往日的洁净与清新,慈悲与庄严,它依然以一种佛的姿态,等待有缘人的到来,等待下一个四月八的到来。
悠悠大像山,千古四月八。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