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甘谷>>正文
【回眸2023】大庄镇:担当作为共奋进砥砺前行再扬帆(图)
(2024/2/8 16:51:02)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新甘谷讯【通讯员史四红张勇】2023年,大庄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三抓三促”行动和主动创稳行动为抓手,紧扣高质量发展奋斗目标,不断强化组织调度、细化工作举措、靠实工作责任,持续督促落实,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保障粮食安全这两条底线,突出抓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定政治方向,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大庄镇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镇村干部会前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研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传达各级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主题教育,从严落实好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三项重点措施,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见真章、求实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抓党建主体责任,先后36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对涉及党建的重大事项、重点任务及突出问题从实谋划部署,从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督查,严格落实结果评价运用,对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难点工作,加大考核权重和督查通报频次,确保各项工作从快从严落实落细。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有效提升了镇村干部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依托党建云平台,聚焦“结对关爱”行动,将全镇18个村划分为19个大网格、109个微网格,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0余个。

  强化监测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庄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到期轮换驻村帮扶干部7名。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推广“一键报贫”系统,定期开展监测预警和入户访视,新识别监测对象8户41人,做到了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按照“六必访”“六必查”“七不消”的原则,紧盯关键指标、重点任务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向所有农户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全力破解发展瓶颈,化解农户生产生活难题。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措施相结合,及时为相关监测对象制定完善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和“一户一策”增收计划。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扎实深入开展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防止致贫返贫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镇现有已脱贫户1623户8274人,监测对象166户882人,已消除风险120户645人,风险消除率73.13%。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庄镇紧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镇上下统一思想,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时摸清村集体家底,通过发包租赁、自主经营等方式,全面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严格落实科级领导包抓村集体经济责任制,对全镇18个行政村因时制宜定目标、定措施,按照“项目带动型、资产收益型、资源开发型”分类发展,引导各村自主经营小拳头产业,全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全面加强“三资”平台管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周通报、月排名、季研判”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议,逐村研判问题短板,靶向施策协调解决。不断加大对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监管力度,督促各经营主体规范经营,确保按时足额向村集体分红。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联合社”的发展新模式,形成了“支部领办、村企联营、跨村经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由原先的单一入股创收到自主经营、抱团发展、优势互补的“蝶变”。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578.2万元,村均达32.12万元,其中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18个,实现全覆盖。

  紧盯粮食安全,高效发展农业产业。大庄镇对标全县“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按照“传统农业提质扩面,特色产业延链补链”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发展潜力,大力推进“1+5”工程,即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中心,全面打造集精品粮油加工,蔬菜、中药材、果椒种植及冰糖生产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示范带,构建形成“西小河流域发展特色产业+养殖业、散渡河流域发展果椒产业、西小河流域以东保障粮食安全、八大路以西布局道地药材”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西小河流域种植万寿菊2100亩、菜豆800亩,老旧果园改造樱桃50亩,新建现代设施农业钢架大棚57座(其中42座发展金丝皇菊、15座发展红松茸),培育养殖户11家,建成金丝皇菊及粮油精深加工车间、青贮饲料加工基地、500吨级保鲜库各1处;结合“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新建冰糖加工厂1座。在散渡河流域发展苹果5000亩、花椒3500亩,建设保鲜库2座。在西小河流域以东种植高质高效马铃薯2000亩、杂粮1000亩,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600亩。在八大路以西引导合作社通过托管、流转土地等方式规模化种植黄芩1600亩、党参400亩、柴胡200亩。全镇种植小麦1.5万亩、玉米2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18万亩,镇域粮食安全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生态日益丰富,产业链条持续延伸,群众兴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大庄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引领”的要求,结合微波站乡村建设,整合各方力量,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清五查”集中整治行动,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及拆违治乱等工作。硬化产业道路4.57万平方米、村组道路5.55公里,维修水毁道路2.7公里,修筑防护河堤1.2公里,新建排水渠1公里、5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坚持“建管并重”,强化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网格化管理,对镇域内所有道路按村党支部划分责任区,设立管护责任标志,靠实管护责任。严格落实“周一、周四全域无垃圾固定整治日”制度,按照“三延伸”的工作思路,全面清理公共场所、村组公路、入户道路、田园河沟和农户庭院内外的散落垃圾,定时转运和处理垃圾堆放点的垃圾,实现了村容村貌常治常新常净。高标准栽植行道树1.2公里,修剪、刷白行道树11公里,绿化公共空地1100平方米,清理河道25公里,整治路域环境48公里,拆除乱搭乱建41处、残垣断壁1500立方米,改扩建公共厕所1处,新建垃圾收集屋1座,更换门头牌匾130余个,改造户厕270户,开展“文明院落”“清洁户”评选活动4场次。

  立足乡村治理,大力涵养乡风文明。大庄镇结合主动创稳行动,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按照“支部引领、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的思路,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紧盯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健全完善科级领导包案和“一案一专班”制度,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答复网络留言,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健全完善“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反组织犯罪法》宣传,统筹抓好民族宗教、政法综治等工作,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高标准打造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8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余场次,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表彰20余场次,营造了良好社会风尚。

  兜牢民生底线,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大庄镇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保障制度体系,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及时足额发放临时救助、冬春补助、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助资金,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扎实开展“结对关爱”行动,脱贫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基础更加稳固。依法保障退役军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困难老年人合法权益,普惠性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具体措施,不断优化应急预案,及时配齐各类应急救援物资,持续加强防汛、防震宣传力度,深入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食品药品、自建房和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着力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和灾害预警,扎实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设立应急避难场所112处,组织应急演练20余场次,参演人数2800余人次,全镇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行之愈笃,知之愈明。2024年大庄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立足镇情实际,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尽锐出战,砥砺攻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庄新篇章。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荣获天水市委网委颁发的 张家川平安草原冰雪大世界:公主 张家川平安草原冰雪大世界:公主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张家川 视频|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 天水在线视频|麦积区绿色优质农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市排球协会20 天水在线视频|非遗过大年!清水 天水在线视频|甘肃省“非遗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