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征途风华正茂,奋楫笃行正当其时。11月23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甘谷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甘谷县大剧院召开。作为该县一张亮丽的名片,甘谷教育也向大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2021 年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 4112 人。文理科二本以上上线率、上线人数全市第一,应届文理科二本以上上线率、上线人数全市第一,往届文理科上线率全市第二、上线人数全市第一。全县3名考生进入全省前百名,4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1名被人大录取。2021年全县中考,生均总分500.42分,高出去年83.42分,全科合格率26.85%,高出去年9.04个百分点。甘谷县模范初级中学学生魏子庄同学代表甘肃省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张建兵老师获得全国优秀辅导者,甘谷县大像山镇南街小学学生丁桐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

砥砺奋进续篇章 行稳致远创佳绩
“甘谷是全省教育大县,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举全县之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全县教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今年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甘谷县委书记吴健充满深情的话语感染了在场每一位人。
春华秋实,丰盈如常。近年来,全县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抓考风、正学风、促教风、转作风、提质量”工作主线,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各项工作持续向好。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高考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134人,3人进入全省文理科前百名,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县一幼和二幼顺利通过甘肃省一类幼儿园评估验收。县职校被评为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入资金2.07亿元,实施教育类项目56个,目前已完工43个,六中2号宿舍楼及食堂、教师周转房等项目基本建成,西城区九年制学校、模范幼儿园、四中综合楼、新兴小学综合楼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持续深化教研教改,常态化开展教育督导,中小学校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制定印发了《甘谷县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办法(试行)》,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从严查处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行为,切实维护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教育公平稳步推进。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三级”责任制,精准实施教育资助政策,教育脱贫取得重大成果。持续加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乡村学生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积极拓展“三残”儿童就学渠道,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7.9%。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全面落实教育质量奖励、义务教育班主任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近三年来,全县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累计招聘补充教师837人,2021年招考引进教师157名,从农村中小学择优遴选102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推荐评选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县级骨干教师55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更加优化、素质全面提升。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教育战线再谱华章
“随着我国取得精准脱贫的决战性胜利,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预期目标,现阶段我们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甘谷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孙忠平说。同时,作为1993年师范毕业的他坦言,乡村振兴的难点在于老百姓最怕“观念变了,钱袋鼓了,吃穿不愁了,却发现孩子没书念了”,这个没书念在自古崇尚教育的甘谷而言专指老百姓在家门口没有好学校上了,到头来还是想方设法的往县城转学。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乡村振兴也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痛定思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近年来,甘谷县坚持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六个着力”改革创新,不断更新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强化核心素养的教学导向,有效改进教学方式,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有力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让优质的家门口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着力于树牢十五年教育“一盘棋”思想,继续打造“树树开花,树树结果”均衡发展格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甘谷县在西南片以地处历史古镇磐安镇的甘谷四中为龙头,先后选派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全县师生广受赞誉、被学生亲切的称为“冯爷爷”的原甘谷二中副校长冯俊仁出任四中校长,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甘肃省特级教师、2017年度甘肃最美人物、天水好人、原甘谷“百年老校”南街小学校长颉炜出任磐安学区校长,全省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得者、天水市学科带头人、天水市骨干教师、甘谷名师、原甘谷一中宏志班班主任贾斌武出任四中副校长兼任磐安初中校长,天水市优秀班主任、原甘谷名校新兴小学副校长丁永强出任磐安中心小学校长,近两年西南片的十五年教育“一盘棋”教育教学质量迅速崛起,奠定了甘谷县“树树开花,树树结果”的良好格局:甘谷县在县城形成了以一中为龙头,中片在素有甘谷“旱码头”之称的新兴镇形成了以甘谷二中为龙头,西北片在军事古镇安远镇形成了以甘谷三中为龙头,东南片在姜维故里、清代大学士巩建丰家乡的六峰镇形成了以甘谷六中为龙头,片区内初中、中心小学、幼儿园组成教育教学联盟教研的十五年教育“一盘棋”的格局,老百姓借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在家门口发家致富的同时,就近在家门口“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学习,择校热得到了有力缓解,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六峰镇六峰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杨淑梅如今在宽敞铮亮的新居室,杨淑梅依旧过的是锅碗瓢盆平常日子,但膝下两个即将在附近幼儿园上学的小孙子以及在扶贫车间上班的家人,让她觉得生活很幸福。她感慨道:“真的没想到,我活到老了,还能享这福。”

——着力于教研教改,凝聚合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0年甘谷县教育局组建成立了高中学科教研组,为各高中校紧盯高考综合改革步伐,加强新高考研究,掌握高考前沿动态,搭建了平台,并将学科中心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最大化。高中学科教研组对教研工作整体规划设计,对教材的选用提出建议,对每阶段的高考备考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思路和意见,开展专题性教学和高考备考交流研讨等。甘谷县教育局2021年8月组建成立了初中学科中心教研组,从而充分发挥初中阶段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与示范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校际交流,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优质共享”,整体提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着力于推进文科术科建设,着力营造“书香校园”,全力提升学校办学品味。近年来,甘谷县教育局大力推进“图书出馆出室”工程,定时开放图书室,引导孩子借阅。图书角、走廊书架上的图书定期更换,按要求新添一定量的优秀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采取记读书笔记,讲经典故事、我最爱读的图书目录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同时加强教师的阅读,特别是文科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阅读。

——着力于办学模式改革,多种模式“组合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推行出“老校+新校”“强校+弱校”“教育联盟”等模式,积极构建“中心+副中心+周边”框架下,以初中“4+6+X”格局的“4”和小学“9+15+X”格局的“9”为引领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打出了一套消减校际差距的“组合拳”,全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手于“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着力于控辍保学,奋力实现教育公平。甘谷县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继续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三级”责任制,持续加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使乡村学生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同时,积极拓展“三残”儿童就学渠道,截止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7.9%。

——着力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想到今年开学报名咱们学校这么火爆,学生和家长快把校门挤坏了”,县职校校长王斌说。近三年来,县职校的招生人数每年都在1600以上,今年达到了1948人。2020年,县职校被认定为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已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的22所院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与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水华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院+企”合作,实现了升学与就业一条龙的培养模式。
“从促进全县教育发展的大局和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度出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把心思用到教育上、把汗水洒到教学上、把重点放到质量上,埋头苦干,接续奋斗,持续发力,久久为功。”11月20日,甘谷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果香的《给全县校长的一封信》在全县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李果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豪情满怀地说:“教育乃千秋伟业,育人系职责使命。作为教育人,我们要主动担当作为,以教育强县建设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守初心使命,潜心育人育才,把功夫下在学校品位提升上,把智慧谋在教育改革关键处,把力量放在教育质量提高上,以百倍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