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暑时节,走进甘谷县六峰镇将军岭后山,绵延的山脉层峦叠嶂,一田田“披绿挂红”的花椒树在七月如火的骄阳下映红了山峁沟梁,浓郁的椒香扑鼻而来,昭示着这片希望的田野正将迎来丰收的采摘潮。

“今年的花椒长势好,又是一个丰收年!”甘谷县驼峰果业农民专业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巩仕杰望着山梁上成片连天种植的花椒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以前,这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又缺水,老百姓一亩地只能产二三百斤麦子,生活过得很苦巴。”巩仕杰说,他是巩家村村民,虽然种植传统作物收成低,但高海拔的气候环境种植的花椒却出奇地丰产,而且品质相当叫响市场。

2014年,回乡创业的巩仕杰流转巩家村、周家川子曹家山村、在城王村、苍耳王村、沙石坡村土地246亩,吸纳农户43户,入股土地258亩,带动贫困户107户462人,建成集林果种植和养殖家禽及采摘、旅游休闲一体的农业合作社。“去年花椒喜获丰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收益60多万元,带动了贫困户195户782人脱贫。”巩仕杰信心满怀地说,在多年的经营中,合作社探求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实现双赢的托管模式。合作社就是“保姆”,平日农户能干的活自己干,干不了的合作社配务工人员帮助干活,产生的劳务费或化肥、农膜等费用,先由合作社买单,这种帮扶模式,解决了“谁来种地”等一系列问题。

曹家山村村民杨小英告诉记者,几年前,她的丈夫打工时腰摔伤,不能干重活,家里种植的11亩苹果和花椒,全靠她一个人打理经营。杨小英与合作社签订了托管协议,一下子减轻了负担。2018年,她家种植的苹果、花椒共收入4万多元,加上在合作社务工挣的7000多元,家庭境况一下子好转了,丈夫的身体也好多了,可以下地采摘花椒了。

六峰镇党委书记王立斌告诉记者,巩仕杰作为引领产业发展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只是甘谷县各乡镇脱贫路上的一个典型。近年来,六峰镇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全镇形成了果椒、劳务、蔬菜和养殖四大支柱产业,其中花椒种植2.03万亩,苹果0.8万亩,蔬菜0.3万亩,产值分别达到2.4亿元、0.48亿元、0.3亿元,人均产值达6700元。六峰镇现辖29个行政村一个社区,1.07万户4.75万人,耕地3.67万亩。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村13个,贫困人口774户3721人(历年动态调整后为792户3802人),贫困发生率为8.41%。2019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6户27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9%。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